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汪扶晨》
《寄汪扶晨》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黄山之麓有潜溪,君家溪口花竹迷。

飞书招我谒轩后,三十六峰素手携。

行至芜阴车忽止,六月盛暑汗如水。

安得风捲朱砂泉,飞来为我易毛髓。

膏淳黛蓄白龙潭,雨中喷薄当花龛。

诸泉尽自汤泉出,未若潜溪味最甘。

寄我紫霞茶,不寄潜溪水。

活火自烹时,相忆情难已。

我在秦淮日举杯,糟丘何处不蓬莱。

酒星最忆青莲客,独溯风流采石来。

谁作长歌赠太白,任华才气真诗伯。

去年汝惠一长篇,捲起西江泻精魄。

丈夫叱咤本非常,战法往往寓文章。

五兵相救乃神变,用短从来兼用长。

天生汝笔能雄放,青莲未是丈人行。

处处金焦砥海门,篇终始得波涛壮。

(0)
鉴赏

此诗《寄汪扶晨》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中以黄山之麓的潜溪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友情之深。

首句“黄山之麓有潜溪”,点明地点,暗示了诗中的自然环境。接着“君家溪口花竹迷”一句,不仅描绘了溪口的美丽景色,也隐含了对友人家园的赞美。随后,“飞书招我谒轩后,三十六峰素手携”两句,运用想象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被邀请前往拜访的情景,仿佛与友人一同漫步于黄山的三十六峰之间。

“行至芜阴车忽止,六月盛暑汗如水”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虽遇阴凉之地,但酷暑难耐,汗如雨下,体现了旅途的艰辛。接下来,“安得风捲朱砂泉,飞来为我易毛髓”一句,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清凉之水的愿望,形象地表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惜。

“膏淳黛蓄白龙潭,雨中喷薄当花龛”描绘了白龙潭的美景,雨中喷涌的泉水如同花龛,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诸泉尽自汤泉出,未若潜溪味最甘”则强调了潜溪的独特之处,其水质最为甘甜,象征着友情的深厚与纯粹。

“寄我紫霞茶,不寄潜溪水”一句,诗人以紫霞茶作为礼物,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潜溪水的珍贵。接下来,“活火自烹时,相忆情难已”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忙碌之时,也难以忘怀与友人的回忆,体现了深厚的友谊。

“我在秦淮日举杯,糟丘何处不蓬莱”一句,诗人回忆与友人在秦淮河畔饮酒的欢乐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酒星最忆青莲客,独溯风流采石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李白(青莲居士)的敬仰,以及对李白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追忆。

“谁作长歌赠太白,任华才气真诗伯”表达了诗人对李白诗歌才华的赞赏,并希望有人能创作一首长歌来纪念李白。最后,“去年汝惠一长篇,捲起西江泻精魄”回顾了去年友人赠予的一篇长文,表达了对这份深厚情谊的感激。

“丈夫叱咤本非常,战法往往寓文章”一句,诗人以“丈夫”自比,表达了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勇猛与智慧。接下来,“五兵相救乃神变,用短从来兼用长”描述了在处理问题时的灵活多变,既善于使用强力手段,又懂得运用智谋。

“天生汝笔能雄放,青莲未是丈人行”赞扬了友人的才华横溢,认为其诗歌才能远超李白。最后,“处处金焦砥海门,篇终始得波涛壮”以金焦山(长江入海口的两座山)为喻,表达了诗篇结尾处波澜壮阔的意境,寓意着友情与才华的深远与广阔。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同时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促殿卿之官·其四

夙昔分符结主欢,今来相国岂微官。

也知合有抽簪日,且向山阴雪夜看。

(0)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其七

帝宠词臣弄彩毫,蓬蒿宫阙五云高。

自怜一日成三赋,不分傍人赐锦袍。

(0)

秋日许郭殷见枉鲍山山庄

玉壶春酒石榴殷,此日中林见往还。

堪是樽前几知己,那能不爱叔牙山。

(0)

挽王中丞·其三

旌旗海上似云屯,大将登坛国士恩。

白马只今成过隙,千秋匹练曳吴门。

(0)

寄怀元美

塞北江南万里长,各天兄弟正相望。

谁将匹练吴门色,哭作燕山五月霜。

(0)

五日与殿卿游北渚·其一

青樽画舫㟙湖滨,风俗遥传楚逐臣。

潦倒只今君自见,那能长作独醒人。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