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怀元美》
《寄怀元美》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塞北江南万里长,各天兄弟正相望。

谁将匹练吴门色,哭作燕山五月霜。

(0)
鉴赏

这首诗《寄怀元美》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对比塞北与江南的辽阔与差异,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塞北江南万里长”,描绘了塞北与江南两地的广阔距离,一南一北,相隔万里,形象地展示了空间上的巨大差异。接着,“各天兄弟正相望”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两地比作相望的兄弟,虽然身处不同的天空之下,却心系一处,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牵挂。

“谁将匹练吴门色”,这里的“匹练”指的是如同丝带般的细长之物,而“吴门”则指苏州一带,这里以吴门的色彩来比喻江南的景色,暗示江南的美丽与生机。这一句通过对比江南的美景与塞北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两地的差异,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江南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哭作燕山五月霜”,以燕山五月的霜作为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燕山五月本应是春暖花开之时,但诗人却将其比作霜,暗含着哀伤与凄凉之意,表现了诗人因思念友人而产生的悲痛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塞北与江南的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李攀龙高超的诗歌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张子渊携二子西归求予诗为赋此以致乡党之义

穷冬溯荆江,风急波涛怒。

张君一叶舟,追逐任掀舞。

时从古岸边,颇得班荆语。

君家岷山下,须眉挟风雨。

万里垂橐归,问君自何苦。

两儿才过膝,秀色隐眉宇。

昨者试省中,旁观正如堵。

诵书声琅琅,亦复记训诂。

呼前与酬答,进止良应矩。

我为三咨嗟,每见必摩拊。

祝君须爱惜,事业贵有序。

美质在陶冶,如器无苦窳。

道远方愁予,速成戒自古。

可使利欲风,居然熏肺腑。

良心人所同,爱敬发端绪。

岷江本一勺,东流贯吴楚。

但当养其源,日进自莫禦。

君归闭门思,予言或可取。

(0)

春吟四绝·其二

沙渚清泠蒲叶水,野亭和暖杏花风。

此中佳趣无人会,牛背斜阳卧牧童。

(0)

送郑惟泰丞江山

都城十两车,送子江之浒。

目寄片帆飞,水国沿渔浦。

怜子经世才,战笔文中虎。

小试乘田车,暂为民父母。

民社不轻寄,忧戚抱民苦。

忠孝指心切,求不愧仰俯。

青天遇有阙,思惟炼石补。

效职了男儿,一扇醇风古。

送子独钟情,淮河共乡土。

(0)

潇湘八景诗·其二洞庭夜月

秋夜净无云,嫦娥展孤镜。

灏气浸澄波,荡漾光还定。

(0)

春从天上来

海上回槎。认旧时鸥鹭,犹恋蒹葭。

影散香消,水流云在,疏树十里寒沙。

难问钱塘苏小,都不见、擘竹分茶。更堪嗟。

似荻花江上,谁弄琵琶。烟霞。

自延晚照,尽换了西林,窈窕纹纱。

蝴蝶飞来,不知是梦,犹疑春在邻家。

一掬幽怀难写,春何处、春已天涯。减繁华。

是山中杜宇,不是杨花。

(0)

如梦令.处梅列芍药于几上酌余,不觉醉酒,陶然有感

隐隐烟痕轻注。拂拂脂香微度。

十二小红楼,人与玉箫何处。归去。归去。

醉插一枝风露。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