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偶言愁,仆原多恨,说来也替神伤。
越溪有女,十五嫁王昌。
人在水晶帘底,簪花格、日仿千行。
才梳裹,湿蝉未敛,便自理铅黄。梅妆。
容易谢,皇坟汲冢,雪魄同藏。
抱夜台吟诵,月冷枫香。
何必玉鱼金碗,遗编在、还累萧郎。
罗裙坏,草生书带,不化紫鸳鸯。
人偶言愁,仆原多恨,说来也替神伤。
越溪有女,十五嫁王昌。
人在水晶帘底,簪花格、日仿千行。
才梳裹,湿蝉未敛,便自理铅黄。梅妆。
容易谢,皇坟汲冢,雪魄同藏。
抱夜台吟诵,月冷枫香。
何必玉鱼金碗,遗编在、还累萧郎。
罗裙坏,草生书带,不化紫鸳鸯。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年轻女子的早逝及其对书籍的热爱,充满了哀婉与深情。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生前的生活片段和她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去世后对书籍的眷恋。
“人偶言愁,仆原多恨”,开篇即点明了女子的早逝给周围人带来的哀愁与遗憾。“说来也替神伤”一句,表达了对女子不幸命运的同情。接着,词人通过“越溪有女,十五嫁王昌”这一句,简述了女子的婚姻生活,虽未详尽,但足以让人感受到她的青春与美好。
“人在水晶帘底,簪花格、日仿千行”描绘了女子日常生活的场景,她如同置身于水晶帘后的世界,每日模仿着各种姿态,或许是在学习礼仪,或是为了装饰自己,展现出女子的优雅与对美的追求。
“才梳裹,湿蝉未敛,便自理铅黄”则进一步展示了女子的精致与细心,即使在梳妆打扮时,也如同蝉翼般轻盈,体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执着。
“梅妆。容易谢,皇坟汲冢,雪魄同藏”这一段,词人运用了梅花凋谢的意象,象征女子生命的短暂与脆弱,同时将她与皇陵、汲冢中的雪魄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女子纯洁灵魂的赞美。
“抱夜台吟诵,月冷枫香”描绘了女子去世后,她的灵魂仍在夜台中吟诵,月光下的枫树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暗示了女子精神世界的永恒。
“何必玉鱼金碗,遗编在、还累萧郎”这一句,词人借用了古代殉葬的习俗,表达了对女子遗愿的理解与尊重,同时也流露出对女子丈夫(萧郎)的关切,担心他的情感负担。
最后,“罗裙坏,草生书带,不化紫鸳鸯”以女子衣物的破损、墓地的荒芜和紫鸳鸯的不化,象征了女子生命的消逝与爱情的终结,同时也寄托了词人对女子的深切怀念。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女子的美丽、智慧与对知识的热爱,以及她早逝后对书籍的眷恋,充满了哀婉与深情,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之作。
一念稍分明,天壤异仙凡。
诸相等归妄,天真要无厖。
凡物非我有,秋毫不可贪。
只此为上乘,其诸总虚谈。
无字经可阅,无言禅可参。
白云过前山,明月映空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