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书笔砚伴閒身,斗室依然不觉贫。
野犬自来能吠雪,土牛此去且迎春。
一毡辗转衾无絮,四壁凄凉甑有尘。
昨夜东风先破冻,江梅冷眼笑何人。
琴书笔砚伴閒身,斗室依然不觉贫。
野犬自来能吠雪,土牛此去且迎春。
一毡辗转衾无絮,四壁凄凉甑有尘。
昨夜东风先破冻,江梅冷眼笑何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物外、淡泊明志的生活状态。开篇"琴书笔砚伴閒身,斗室依然不觉贫"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简陋的环境中仍能自得其乐,与文化艺术为伴,不感觉到物质上的贫乏。
接着"野犬自来能吠雪,土牛此去且迎春"两句,则描写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野犬能够在雪地里自由奔跑,土牛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这些都表明诗人对于季节更替有一种顺其自然的接受态度。
中间"一毡辗转衾无絮,四壁凄凉甑有尘"两句,则写出了诗人生活中的简朴和清贫。只有一件破旧的毯子来回使用,而墙角落满了灰尘,反映出诗人的生活条件极其简陋。
最后"昨夜东风先破冻,江梅冷眼笑何人"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冬去春来的画面。东风吹拂,冰雪开始融化,而江边的梅花却似乎带着一丝孤傲和自嘲,它在冷漠地看着这个世界,但又似乎在问这个问题:它的笑是给谁看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心境,以及他对于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感悟。
高台峥嵘凌空开,下瞰丰沛何雄哉。
群山蜿蜒起东北,猛势飞度青徐来。
芒砀前临如却据,行人犹指龙潜处。
只今龙去三千霜,汉家事业烟苍苍。
山东日落海天阔,大风自起云飞扬。
沛中故迹今如此,惟有高台未倾圮。
送君去兮空浩歌,江南三月春色过。
姑苏台前一杯酒,落花漫漫芳草多。
渡江水远山嵯峨,它时相思情奈何。
情奈何,将焉歇,君当忆我姑苏之夕阳,我当望君歌风之明月。
缄书共达长淮流,两地因之慰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