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性上人归巴陵独松庵》
《送性上人归巴陵独松庵》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老襌心湛寂,身被七条衣。

端坐无言说,谁知精道机。

初来鹦渚见,又问岳阳归。

应忆松庵下,诸僧候锡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的宁静与深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平静与超脱。首句“老襌心湛寂”,直接点出禅师内心的宁静深远,如同深海般沉静。接着,“身被七条衣”则以简练之笔勾勒出禅师朴素的外在形象,暗示其修行的简约与纯粹。

“端坐无言说,谁知精道机”,进一步揭示了禅师的修为与智慧,即使他不言不语,却能洞察世间万物的精妙之道。这种境界并非一般人所能理解,体现了禅宗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精髓。

“初来鹦渚见,又问岳阳归”,这两句通过禅师与外界的互动,展现了他的慈悲与智慧。鹦鹉渚和岳阳两地,象征着不同的时空与境遇,禅师的提问与回答,既是对自然界的关怀,也是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引导。

最后,“应忆松庵下,诸僧候锡飞”,将读者的思绪引向禅师的过去与未来,暗示他在松庵下的修行生活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锡飞”可能暗指法器或象征着传承与指引,表达了禅师对后辈的期望与对佛法传播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师形象的刻画和其与外界互动的描述,展现了禅宗哲学中的深刻内涵,即在日常生活中体悟宇宙真理,以及对自我超越与心灵净化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赵从善母吉国夫人刘氏挽诗·其一

钟英推后族,择配得王孙。

两大夫仍贵,三从母益尊。

版舆欣就养,钿轴屡承恩。

尚想平反日,慈颜一笑温。

(0)

徐孺子祠墓

孺子遗踪何处寻,进贤门外树森森。

登堂展拜情维系,过墓倾心敬自深。

剩有黄鹂鸣院落,还来云影覆山阴。

章江积雨增愁思,此日新晴爽客襟。

(0)

宿野人家追和韦斋韵

浇愁正赖一蕉叶,万虑洗空从兀兀。

投床便作碖䃂眠,不记来时石头滑。

茅家亦复有何好,门外澄江绿如鸭。

个中风味吾自知,赋诗归向儿曹说。

(0)

栗里华阳窝辞.筑层楼辞

楼愈高兮世愈遥,平壤兮层霄。

松遇风风遇松兮,信美而弗超。

笙籁兮云陂,波涛兮雪川。

梦已隔而弗闻兮,矧浮尘之入飞烟。

楼安得兮袤阜,松安得兮穹岩。

大分有终兮大空无终,斯时有群仙之是从兮,它时无一人之与同。

(0)

和袁丞盖岭长松三首·其二

露边稚叶亦堪餐,霜后皴皮更可冠。

抚此盘旋不忧晚,但忧栗里酒樽寒。

(0)

和郭子应二首·其二

北窗睡起复西窗,心事悠悠付枕囊。

日静无人惊燕雀,野青随意卧牛羊。

愁中故自伤游子,别后还应忆漫郎。

万里梅边寻斗米,夫君身世亦遑遑。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