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愈高兮世愈遥,平壤兮层霄。
松遇风风遇松兮,信美而弗超。
笙籁兮云陂,波涛兮雪川。
梦已隔而弗闻兮,矧浮尘之入飞烟。
楼安得兮袤阜,松安得兮穹岩。
大分有终兮大空无终,斯时有群仙之是从兮,它时无一人之与同。
楼愈高兮世愈遥,平壤兮层霄。
松遇风风遇松兮,信美而弗超。
笙籁兮云陂,波涛兮雪川。
梦已隔而弗闻兮,矧浮尘之入飞烟。
楼安得兮袤阜,松安得兮穹岩。
大分有终兮大空无终,斯时有群仙之是从兮,它时无一人之与同。
这首诗以楼与松为意象,描绘了自然与人类世界的对比与融合。诗中“楼愈高兮世愈遥”表达了高楼与遥远世界的联系,象征着人类文明与自然界的距离感。“平壤兮层霄”则描绘了地面与天空的广阔对比。接下来,“松遇风风遇松兮,信美而弗超”通过松树与风的互动,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自然规律的不可逾越性。
“笙籁兮云陂,波涛兮雪川”运用比喻手法,将音乐与自然景观相联结,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随后,“梦已隔而弗闻兮,矧浮尘之入飞烟”表达了梦境与现实的界限,以及外界事物对内心世界的干扰,引人深思。
最后,“楼安得兮袤阜,松安得兮穹岩”强调了高楼与高山、松树与岩石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建筑的影响。而“大分有终兮大空无终,斯时有群仙之是从兮,它时无一人之与同”则在宏观上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永恒,以及人类与自然、过去与未来的联系,充满了哲理意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和人类存在的深刻洞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渊明晋名流,贤达早自悟。
一为折腰屈,幡然赋归去。
亲戚说情话,园涉日成趣。
陈迹固已远,赏音者稀遇。
君独慕高节,隐居事田圃。
亭轩喜幽静,绿荫多佳树。
三径时往还,花香袭杖屦。
所适忻有得,忘言心自豫。
榜园固无愧,古雅见风度。
顾我老将至,区区犹仕路。
会当勇退归,卜邻就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