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前袅娜效轻身,一日三眠别是春。
多少闺情江路上,直将青眼送行人。
风前袅娜效轻身,一日三眠别是春。
多少闺情江路上,直将青眼送行人。
这首《柳枝词》由元代诗人吴锳所作,通过对柳树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女性形象的比喻与情感的寄托。
首句“风前袅娜效轻身”,以柳枝在春风中轻盈摇曳的姿态,象征着女子的柔美与轻盈,仿佛在模仿着轻盈的身体动作,展现出一种动人的美感。这里的“轻身”不仅指柳枝的轻盈,也暗喻了女子的娇小与灵动。
次句“一日三眠别是春”,进一步描绘了柳枝随风轻摆的情景,仿佛在一天之内经历了三次睡眠,每一次醒来都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这种独特的生命状态被赋予了春天般的美好寓意。这里通过“三眠”的拟人化手法,强调了柳枝生命力的旺盛和季节更替中的生机勃勃。
后两句“多少闺情江路上,直将青眼送行人”,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广阔的情感世界。在江边的路上,无数的闺中女子,或许正凝视着远方,以她们特有的方式,用“青眼”(表示深情或敬意的眼神)向过往的行人们传递着自己的情感。这不仅是对女子情感世界的细腻描绘,也是对人间情感交流的一种诗意表达,展现了女性在特定情境下对远方、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期待,以及对过往行人的温柔关怀。
整体而言,《柳枝词》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女性形象的独特理解和对生活情感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平泉今再见,市隐避尘哗。
小艇招明月,危楼枕落霞。
园蔬欹露摘,溪水夹堤斜。
寒意来朝减,山桃已作花。
落霞明夕照,倒影定王台。
清磬隔花远,霜钟渡水来。
涧松寒滴翠,石笋润生苔。
生计谁相问,疏狂毕卓杯。
西风萧瑟薄窗纱,半角斜阳散绮霞。
瓦鼎煎茶拾红叶,瓷瓶添水插黄花。
一楼乡梦惊新雁,九月寒砧起暮鸦。
问我秋心向何处,乍归于越又京华。
碧天晶皛欲霜时,香驻帘栊卷更迟。
日薄江村收笭箵,风摧木叶战燕支。
悲秋懒挹芙蓉粉,遣酒新题橘柚词。
最是诗粮今岁熟,重阳开过菊千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