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如镜净上人赋》
《为如镜净上人赋》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一片灵台月,圆明适中规。

谁知相对者,曾悟未磨时。

去垢元来净,观空了不疑。

水边閒独立,照见白须眉。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仇远的作品,名为《为如镜净上人赋》。诗中通过对月亮和水面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心灵纯净与智慧顿悟的赞美。

"一片灵台月,圆明适中规" 这两句以精妙的笔触描摹出一个既圆满又光明的夜晚月亮,月之所以被称作“灵台”,是因为它象征着心灵的净化和升华。这里,“中规”暗示了一种平衡与和谐。

"谁知相对者,曾悟未磨时"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于那些能够在静默中相互理解和感应的人的赞美。在这个语境里,“相对者”指的是心灵相通的人们,而“未磨时”则暗示了一种即刻的悟性,仿佛时间还未开始流逝。

"去垢元来净,观空了不疑" 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精神上的纯净无染。这里,“去垢”意味着清除杂念和污秽,而“元来净”则是指本源的清洁。“观空了不疑”表达了一种对于宇宙真理的深刻洞察,没有任何怀疑。

"水边閒独立,照见白须眉" 最后两句诗以一个闲适自在、独处水边的人物形象作为收束。这里,“閒独立”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而“照见白须眉”则是在月光或清晨的阳光下,映照出一头银白的须发,这不仅描绘出了岁月的痕迹,也象征着智慧和悟性的成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赞美,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和高远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自甘读沈下贤集绝句二呈圆机·其二

荷叶拳拳恨未舒,伊人归兴问何如。

空看蝇鼻灯花喜,不得平安一纸书。

(0)

途中遇雪二绝句·其二

惨淡修途问若何,璇蕤琼藻未须多。

使君此夕应难醉,红玉看人子夜歌。

(0)

岁暮绝句四首·其三

沉沉欲雪岫云平,月尾年头此有情。

童稚欢欣学秦语,不知家世本东京。

(0)

次开祖使君韵兼呈端叔大夫圣域长老

神龙异凡马,头角要须敛。

邦公七岁时,惊耳一语险。

悟身非常住,风日过河减。

峥嵘法云窟,跳出有家范。

金刚不吐焰,已落天魔胆。

一派感慈中,无波寒湛湛。

是波本非水,无以瓦砾点。

低枝竞听法,草木有情感。

作解受群邪,珷玞疑琬琰。

居然身出定,面目本来俨。

而我久尘劳,见之良内慊。

周侯老词句,太华耸而黯。

自说少苦心,修涂肆穷览。

李侯遗世事,不琢元无玷。

文采丽春葩,百牍交千椠。

顾惭土炭嗜,畏疾非羞俭。

望不见水端,譬河还少贬。

请佩伯阳言,吾非勇于敢。

(0)

次韵李秬新移牡丹二首·其一

史君著意与深培,为向吴宫好处来。

得地且从三月暖,明年应更十分开。

溱傍芍药羞香骨,江里芙蓉妒艳腮。

云雨鸿龙总非比,沉香亭北漫相猜。

(0)

松菊堂读史五首·其二

吾慕斯人不以官,会昌一梦中兴间。

何须更作穷愁志,秋雨长时睡正闲。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