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李秬新移牡丹二首·其一》
《次韵李秬新移牡丹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史君著意与深培,为向吴宫好处来。

得地且从三月暖,明年应更十分开。

溱傍芍药羞香骨,江里芙蓉妒艳腮。

云雨鸿龙总非比,沉香亭北漫相猜。

(0)
注释
史君:指史姓的园丁或主人。
著意:用心。
深培:精心培育。
吴宫:古代吴国的宫殿,这里泛指名胜之地。
得地:得到适合生长的地方。
三月暖:春季温暖的气候。
十分开:非常繁茂开放。
溱傍:溱水之旁。
羞香骨:因香气而感到羞愧。
妒艳腮:因艳丽而心生嫉妒。
云雨鸿龙: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传说中的神灵。
沉香亭北:唐代长安的名胜之地。
漫相猜:随意猜测,暗含神秘或期待。
翻译
史君用心精心培育,是为了让它来到吴宫最美的地方。
得到适宜的土地,它将在三月温暖中生长,明年应当更加繁花盛开。
溱水边的芍药因它的香气而自惭形秽,江中的芙蓉也为它的艳丽而嫉妒。
云雨间的龙凤之事毕竟不同,沉香亭北的美景让人徒生猜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次韵李秬新移牡丹二首》(其一)。诗人史君精心培育牡丹,将其移植到吴宫的优美环境中。他期待着牡丹在温暖的三月里扎根生长,来年花开时会更加繁盛。诗人以溱水边的芍药和江中的芙蓉为衬托,描绘牡丹的香气四溢和娇艳无比,暗示其超越寻常花卉。最后两句,诗人戏称牡丹如云雨中的神龙,暗示其非凡的地位,不同于寻常花草,沉香亭北的美景也难以比拟。整首诗赞美了牡丹的高贵气质和诗人对它的深情期待。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和徐议政三月三日途中之作是日寒食

三月风光属禁烟,踏青时节艳阳天。

倦行驿路魂堪断,远望乡园梦亦牵。

洛水有觞曾泛羽,楚山无树不啼鹃。

诗来忽动伤春思,一度微吟一黯然。

(0)

试院作

三年一度选儒生,愿拔真才佐太平。

满座图书消白昼,半窗灯火伴残更。

云霄有路吹嘘近,衡鉴无私去取精。

闲把唱酬追往事,不妨重比五星明。

(0)

答陈粹之用旧韵·其二

微官淹岁月,幼学未能行。

健以穷愁慱,吟应太瘦生。

风霆随剑吼,山水与琴清。

归计何时遂,谩驰丘壑情。

(0)

答方彦卿寓黄家闸见寄韵·其二

外物非良贵,中心有广居。

老当知止足,贫不羡嬴馀。

万事付蕉鹿,一生同蠹鱼。

穷愁何用遣,还著未完书。

(0)

哭弟颐·其四

早被功名绊,閒居约暮年。

那知中道弃,孤负一生缘。

往事恰如梦,此心空自怜。

连床消息绝,风雨暗南天。

(0)

朝鲜途中杂咏·其二

东藩好楼台,壮观临海峤。

朱帘捲风月,有景供诗料。

使君事幽寻,到处一登眺。

心闲眼界宽,忘却在边徼。

仲宣聊消忧,阮籍几长啸。

醉来亦狂吟,不作相思调。

遥遥望京师,归兴先飞鸟。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