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朝鲜途中杂咏·其二》
《朝鲜途中杂咏·其二》全文
明 / 祁顺   形式: 古风

东藩好楼台,壮观临海峤。

朱帘捲风月,有景供诗料。

使君事幽寻,到处一登眺。

心闲眼界宽,忘却在边徼。

仲宣聊消忧,阮籍几长啸。

醉来亦狂吟,不作相思调。

遥遥望京师,归兴先飞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朝鲜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内心的自由追求。首句“东藩好楼台,壮观临海峤”开篇即以壮丽的楼台景观引入,暗示了作者身处异国他乡的独特视角和对眼前景象的惊叹。接着,“朱帘捲风月,有景供诗料”则进一步点明了环境的美丽,以及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敏感与捕捉,预示着接下来将有一系列诗意盎然的描绘。

“使君事幽寻,到处一登眺”两句,通过“使君”的角色设定,展现了作者作为外交官的身份,同时也表达了他在旅途中对自然的探索与欣赏。这里的“幽寻”不仅指深入自然的探索,也暗含了寻求内心宁静之意。“心闲眼界宽,忘却在边徼”则直接抒发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获得的心灵解放,以及对边疆生活的暂时忘却,体现了诗人超越物质与地域限制的精神追求。

“仲宣聊消忧,阮籍几长啸”引用了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借以表达作者在旅途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方式,通过诗歌创作或自然界的释放来缓解旅途中的孤独与忧愁。最后,“醉来亦狂吟,不作相思调”则强调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的自由状态,即使是在醉酒之时,也不失为一种狂放的吟唱,而非传统的相思之情,进一步凸显了诗人的个性与情感的解放。

“遥遥望京师,归兴先飞鸟”收尾处,作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这种思念并非哀伤,而是带着一种期待与向往,如同飞鸟一般,对回归有着强烈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异国他乡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祁顺

祁顺
朝代:明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猜你喜欢

吴下竹枝歌·其二

家住越来溪上头,胭脂塘里木兰舟。

木兰风起飞花急,只逐越来溪上流。

(0)

冶春口号·其一

今年腊底无残雪,却是年前十日春。

骑马行春桥上路,密梅花发便撩人。

(0)

三阁词·其二

璧月几时缺,玉枝几时枯。

阁中连理伴,夜笑素娥孤。

(0)

满江红

道本无言,要学者、潜通默识。

若万虑俱捐,虚灵湛寂。

动处调停水中火,定中究竟波罗密。

问玄关、一窍在何宫,中间觅。不是心,不是物。

不是仙,不是佛。只这些端的,鲜人知得。

迷者到头空苦志,悟来不费些儿力。

看无中、生有产灵胎,阳神出。

(0)

沁园春

道本虚无,虚无生一,一二成三。

更三生万物,物皆虚化,形形相授,物物交参。

体体元虚,头头本一,未许常人取次谈。

虚无妙,具形各相貌,虚里包含。虚中密意深探。

致虚极、工夫问老聃。

那虚寂湛然,无中究竟,虚无兼达,勘破瞿昙。

象帝之先,威音那畔,清净虚无孰有儋。

诸玄眷,以虚无会道,稽首和南。

(0)

酹江月.王怀州寿日丁酉年

堂堂玉立,看坐间挥麈,风生谈席。

相对竹林三四友,气压兰亭豪逸。

招隐诗中,登楼赋内,此恨无人识。

缺壶歌后,佩刀还向谁得。

何用三窟谋身,醉乡一笑,与元规尘隔。

好在辋川堪画处,写出高人椽笔。

云外舄凫,月边笙鹤,邂逅骑鲸白。

蟠桃会上,不为王母生客。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