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天门开,反童复婴孩。
日月照昆仑,真君自然来。
三年结黄云,千日成圣胎。
九年登金阙,一纪升三台。
龙虎自然交,上帝安金台。
众神仰天表,忻慕心徘徊。
子今受灵文,专心如死灰。
积功十二年,功毕登云梯。
白光生圆象,紫气冲云霓。
端虚念太乙,浩劫天地齐。
金鼎天门开,反童复婴孩。
日月照昆仑,真君自然来。
三年结黄云,千日成圣胎。
九年登金阙,一纪升三台。
龙虎自然交,上帝安金台。
众神仰天表,忻慕心徘徊。
子今受灵文,专心如死灰。
积功十二年,功毕登云梯。
白光生圆象,紫气冲云霓。
端虚念太乙,浩劫天地齐。
这首诗描绘了修道者追求长生不老、最终得道升仙的过程。从“金鼎天门开,反童复婴孩”开始,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述修道者通过炼丹术返老还童,仿佛回到了婴儿时期,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重生。接着,“日月照昆仑,真君自然来”,日月象征光明与真理,昆仑则代表神圣之地,暗示真君(得道之人)在光明与真理的引领下自然降临。
“三年结黄云,千日成圣胎”,三年与千日的修行,凝聚了修道者的辛勤与毅力,最终结成圣胎,预示着内在精神的升华与转化。随后,“九年登金阙,一纪升三台”,九年与一纪(十二年)的修炼,使得修道者能够登临仙境,成为三台之上的存在,象征着修为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龙虎自然交,上帝安金台”,龙虎在这里象征着阴阳调和、万物生长的力量,上帝安金台则意味着修道者与宇宙和谐共存,达到了与天地同寿的境界。最后,“众神仰天表,忻慕心徘徊”,众神对修道者的成就表达了敬仰与羡慕,体现了修道者所达到的崇高地位与影响力。
“子今受灵文,专心如死灰”,“子”指修道者,现在他接受了灵文(道家经典),内心如同死灰一般坚定,不再为世俗所动,全身心投入修行。接下来,“积功十二年,功毕登云梯”,十二年的积累,最终使得修道者登上了通往仙境的云梯,象征着修行的圆满与成功。
“白光生圆象,紫气冲云霓”,白光与紫气分别象征纯洁与神圣,它们的出现预示着修道者即将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最后,“端虚念太乙,浩劫天地齐”,端虚(空灵)的念头与太乙(宇宙本源)相连,面对天地之间的浩劫,修道者的心境依然平静,体现了其超脱世俗、与宇宙合一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展现了修道者从凡尘到仙界的漫长旅程,以及最终达到精神与物质双重超越的境界,充满了神秘与浪漫色彩。
越角连吴根,被灾大都似。
吴吏陈备悉,越牧或讳饰。
所以蠲赈惠,遂因异倍蓰。
徐察知其然,补救原同视。
兹闻蚕麦歉,益切饥溺已。
蠲租及截漕,次第施行矣。
缓徵逮本年,例外苏疮痏。
絜矩有常经,念此宁忘彼。
申命诏吴中,民瘼虚心揣。
其有灾重区,于越恩一体。
致和已愧之,拯灾可更委。
颙望九秋登,元气复闾里。
创建长庆中,重新元祐后。
新堂亦已颓,荒基秃衰柳。
我行经古邑,马上拂吟袖。
韩文与苏诗,千年炳星宿。
溪秋月仍镜,溪春泉尚溜。
藉问溪堂人,以何称不朽。
马总镇此方,宾从会旨酒。
其时宁晏康,濡袽而补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