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世龙钟百祟侵,青霞奇意竟销沉。
不妨迂谬残生累,为有芳菲一往心。
劫后相逢翻似赘,灰馀伤逝更难任。
草衣遗稿须珍重,免污嗟来俗子金。
危世龙钟百祟侵,青霞奇意竟销沉。
不妨迂谬残生累,为有芳菲一往心。
劫后相逢翻似赘,灰馀伤逝更难任。
草衣遗稿须珍重,免污嗟来俗子金。
这首挽诗《挽李子申》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通过对“李子申”的追忆与悼念,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其精神品质的崇高敬仰。
首句“危世龙钟百祟侵”描绘了李子申所处的时代背景,一个动荡不安、充满各种灾难的世界,形象地展现了其生活的艰难与复杂。接着,“青霞奇意竟销沉”则表达了李子申虽怀有高远的理想与才华,却最终未能施展,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令人感慨。
“不妨迂谬残生累,为有芳菲一往心”两句,诗人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看待李子申的一生,即使生活充满了曲折与遗憾,但心中仍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钦佩。
“劫后相逢翻似赘,灰馀伤逝更难任”进一步抒发了对李子申离世的哀痛之情,仿佛在劫后重逢时,发现一切已成空,难以承受失去挚友的痛苦。
最后,“草衣遗稿须珍重,免污嗟来俗子金”表达了对李子申遗物(草衣与遗稿)的重视与珍惜,希望它们能够远离世俗的玷污,保持其原有的价值与意义。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高尚人格与精神追求的传承与纪念。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情感深沉,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高尚人格的颂扬,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友情的珍视。
柳径雨著绵,竹斋风陨箨。
屏处人事少,晴馀鸟声乐。
诗卷堕我前,谓从天上落。
君有古人风,诗如古人作。
箪瓢谢膏粱,翰墨化糟粕。
误蒙东海观,吾浅乃可酌。
真成闻道百,自谓莫己若。
谢生石韫玉,志尚本丘壑。
虽无首阳粟,饮水亦不恶。
跫然何时来,为我一发药。
人围庙垣重,鼓作宫漏晓。
晨门传放钥,坌入荒庭秒。
初如求木猿,稍若安巢鸟。
黄炉答拜辱,月淡秋天杳。
发题疏疑经,按剑或惊矫。
官曹严坐起,迾卒禁纷扰。
儇趋蚁争邱,痴坐鹭窥沼。
江淮有名翚,专场或孤鷕。
袖手深槃礴,乞灵颇澴绕。
稚旄半父子,相面多中表。
鸿将雁行□,牛舐快犊小。
墨泓黦寒云,笔尾撼丛筱。
雕虫寄鼻咏,攘略倾耳剽。
剖蚌得珠难,扬沙见金少。
遗形攲冠屦,忘味弃煦麨。
虽挥鲁阳戈,馀勇事未了。
喧鬨遂一空,星河明木杪。
当年游侠成都路,黄犬苍鹰伐狐兔。
二十始肯为儒生,行寻丈人奉巾屦。
千江渺然万山阻,抱衣一囊遍处处。
或持剑挂宰上回,亦有酒罢壶中去。
昨来禅榻寄曲肱,上雨傍风破环堵。
何时鲲化北溟波,好在豹隐南山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