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放言十首·其十》
《放言十首·其十》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古风

弄水清江曲,采薇南山隅。

当吾无事时,此岂不我娱。

乔木好鸟音,天风韵虚徐。

遐心游四海,万里不须臾。

回首古衣冠,荆樊老丘墟。

欲付此中意,归翻虫蠹书。

短生忧不足,此道乐有馀。

(0)
注释
弄水:嬉戏、玩水。
曲:弯曲、角落。
采薇:采摘野菜,代指隐居生活。
娱:娱乐、快乐。
乔木:高大的树木。
虚徐:轻柔、缓慢。
遐心:远游的心思。
衣冠:古代士人的服饰,象征文明。
荆樊:荆棘和樊篱,比喻荒凉或衰败。
虫蠹:虫蛀。
短生:短暂的生命。
乐有馀:乐趣无穷,超出常人感受。
翻译
在清澈的江湾边嬉戏,我在南山脚下采摘野菜。
在我闲暇无事的时候,这难道不是我的乐趣吗?
高大的树木里传来悦耳的鸟鸣,清风轻轻吹过,带来宁静的韵律。
我的心神游遍四海,即使万里之遥,也瞬间即至。
回顾历史,古老的衣冠文物之地,如今已成荆棘和废墟。
我想把这份心情寄托在这里,但回归后,书籍却因虫蛀而残破。
短暂的人生常感不足,然而这种超脱之道,乐趣无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放言十首(其十)》。诗中,诗人描绘了在清江曲边独自弄水、南山采薇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在无事之时,自然景色与宁静心境给他带来的乐趣。他欣赏着乔木间的好鸟鸣声,感受着天风轻拂,心神悠然地游历四海,仿佛能瞬间跨越万里。然而,当他回首历史,看到古人的衣冠和曾经的繁华荆樊之地如今成为废墟,不禁感慨时光易逝。他想将这份感悟寄托于书籍,却又担心岁月会使这些文字蒙尘。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短暂感到忧虑,但对这种超脱物外的生活态度却感到满足和快乐。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人生哲思,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当下生活的意境,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滦河

寒边远绕至滦河,彻底清明不见波。

驻辇徘徊千万里,石鲸两岸影嵯峨。

(0)

余画金焦落照图吴水部德徵先生寄诗二首题谢长句

忆昨浮船下扬子,平翻渺渺波千里。

何来双岛挟飞楼,璀璨彤煌截涛起。

夕峰倒堕满江阴,霜树高浮半空紫。

舟人指点落日处,凌乱烟光射金绮。

平生快睹无此奇,却恨归帆北风驶。

至今伟迹在胸中,回首登临心不已。

偶然兴落尺纸间,便欲平吞大江水。

固知心手不相能,涂抹聊当卧游尔。

晴窗舒卷日数回,不敢示人聊自喜。

水部先生诗有名,忽寄瑶篇重称美。

漫云家法自湖州,自愧区区何足齿。

由来题品系名声,何况先生是诗史。

君不见当年画马曹将军,附名甫集犹不死。

又不见阎公自谓起文儒,池上俄蒙画师耻。

人生固有幸不幸,拙劣何堪古人拟。

江山千载等陈迹,一笑宁须论非是。

(0)

饮子畏小楼

今日解驰逐,投閒傍高庐。

君家在皋桥,諠阗井市区。

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

左陈四五册,右倾三两壶。

我饮良有限,伴子聊相娱。

与子故深密,奔忙坐阔疏。

旬月一会面,意勤情有馀。

苍烟薄城首,振袖复踌躇。

(0)

惜春词

青琐烧灯人夜语,起看夭桃落红雨。

荡漾春光系不回,杨条枉自垂千缕。

南邻少妇色惆怅,朝朝独上妆楼望。

封侯不顾家存亡,何必薄情惟鲁将。

(0)

题阙

驿路近津桥,星河接海遥。

露塘风折苇,沙屿月平潮。

远火渡头急,疏钟湖外飘。

那堪凄凉夕,凉景入寒条。

(0)

苏武慢.送李载章归分宜

桂殿秋香,杏园春色,不负洛阳才子。

通籍金闺,联班粉署,日近紫闱丹扆。

走马长安,鸣珂故国,游遍楚山吴水。

恨不见,耸壑昂霄,逢人处曾相许。

天借与,东海双凫,南州一骑,桃李河阳百里。

抚字心勤,催科政拙,算今古人能几。

好事多磨,彩云易散,花发又遭风雨。

是谁人,又唱铙歌,惊枳棘鸾凰起。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