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近津桥,星河接海遥。
露塘风折苇,沙屿月平潮。
远火渡头急,疏钟湖外飘。
那堪凄凉夕,凉景入寒条。
驿路近津桥,星河接海遥。
露塘风折苇,沙屿月平潮。
远火渡头急,疏钟湖外飘。
那堪凄凉夕,凉景入寒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行经水边驿站的凄清景象。首联“驿路近津桥,星河接海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夜色中的道路与远方海天相连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孤寂的氛围。接着,“露塘风折苇,沙屿月平潮”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冷清,露水在塘中闪烁,微风吹过折断芦苇,月光洒在沙洲上,潮水似乎也变得平静。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巧妙地传达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远火渡头急,疏钟湖外飘”则将视角拉远,远处的灯火显得急促,湖边传来稀疏的钟声,这声音在空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悠长,增添了诗的意境。最后,“那堪凄凉夕,凉景入寒条”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夜晚凄凉景色的难以承受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深沉、凄美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
何处登临眼最明,雪峰佳处一川平。
潮随海月生时上,峰在云天静处横。
幢盖神扶乔木影,风雷井闭古泉声。
灵踪凿尽翻惆怅,何日游山报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