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登临眼最明,雪峰佳处一川平。
潮随海月生时上,峰在云天静处横。
幢盖神扶乔木影,风雷井闭古泉声。
灵踪凿尽翻惆怅,何日游山报道成。
何处登临眼最明,雪峰佳处一川平。
潮随海月生时上,峰在云天静处横。
幢盖神扶乔木影,风雷井闭古泉声。
灵踪凿尽翻惆怅,何日游山报道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施德操所作的《题东庵广福禅院》,描绘了登高远望的景象。首句“何处登临眼最明”,以设问起笔,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暗示接下来将展现一处令人眼前一亮的景致。第二句“雪峰佳处一川平”,点出诗人站在高处,眼前的景象是一片平坦开阔的雪峰,景色优美。
第三句“潮随海月生时上”,通过描绘潮水随着海上明月升起而涌动的画面,增添了动态感,展现了大自然的韵律。第四句“峰在云天静处横”,则描绘了峰峦在宁静的云天之间横亘的静态美,动静结合,富有层次。
第五句“幢盖神扶乔木影”,运用比喻,将禅院的建筑比作神灵的伞盖,庇护着参天大树,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神圣的氛围。最后一句“风雷井闭古泉声”,通过写风雷静止、古井泉水声犹在,传达出禅院的静谧与历史的沉淀。
全诗以登高望远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禅院风貌,表达了诗人对禅院的赞美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完成游历的遗憾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
向不乐郡府,遂云归田园。
结庐复种蓺,草树日已繁。
散帙理旧学,了然无俗喧。
春雨一回过,览耕登古原。
青山每自爱,霁色当衡门。
故人苟来往,名宦未尝言。
趣适已不浅,道心良亦存。
忽闻辟书至,便令驱犊辕。
岂期同瓠瓜,长系蒿莱根。
始知古君子,出处惟义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