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颗圆圆,丝丝密密,替人诉尽离忧。
一寸红冰,凝寒不待凉秋。
丹心燕透何曾冷,越心煎,越是长流。
夜深不,照著花啼,不管花愁。
铜盘堆出珊瑚艳,讶灵芸唾结,飞燕华留。
双炷偷弹,摇风频闪星眸。
欢场独抱无言恨,便成灰、泫也难休。
筋痕收,剪向西窗,滴碎更筹。
颗颗圆圆,丝丝密密,替人诉尽离忧。
一寸红冰,凝寒不待凉秋。
丹心燕透何曾冷,越心煎,越是长流。
夜深不,照著花啼,不管花愁。
铜盘堆出珊瑚艳,讶灵芸唾结,飞燕华留。
双炷偷弹,摇风频闪星眸。
欢场独抱无言恨,便成灰、泫也难休。
筋痕收,剪向西窗,滴碎更筹。
这首《高阳台·烛泪》以烛泪为线索,描绘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心理活动。开篇“颗颗圆圆,丝丝密密”,以形象的比喻,将烛泪比作圆圆的珠子和细细的丝线,生动地展现了烛泪的形态,同时也暗示了情感的凝聚与细腻。
“替人诉尽离忧”一句,直接点明了烛泪所承载的情感主题——离愁别绪。接着,“一寸红冰,凝寒不待凉秋”运用对比手法,将烛泪比作一寸长的红色冰块,即使在寒冷的季节里也不等待秋天的到来,强调了其情感的强烈与持久。
“丹心燕透何曾冷,越心煎,越是长流”进一步深化情感,通过“丹心”与“越心”的比喻,表达了对忠诚与执着的赞美,同时“煎”字形象地描绘了情感的煎熬与难以排解。
“夜深不,照著花啼,不管花愁”则将情感扩展至自然界的花,通过花的啼哭与愁绪,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情感的沉重。
“铜盘堆出珊瑚艳,讶灵芸唾结,飞燕华留”这一段通过“珊瑚艳”、“灵芸唾结”、“飞燕华留”的意象,不仅描绘了烛泪的美丽,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
“双炷偷弹,摇风频闪星眸”则通过“双炷”与“星眸”的对比,表现了情感的复杂与内心的挣扎,烛泪如同星光般闪烁,映照着人物内心的波澜。
最后,“欢场独抱无言恨,便成灰、泫也难休”表达了在欢乐场合中隐藏的孤独与无奈,即使情感化为灰烬,也无法停止内心的痛苦与思念。
“筋痕收,剪向西窗,滴碎更筹”以“筋痕”象征情感的痕迹,最终在西窗前滴碎了计时的更筹,形象地展示了情感的消逝与时间的流逝,整个作品在情感的深度与表达的细腻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万岁之山高插天,远摩苍翠凌紫烟,琼楼玉树何娟娟。
莺啼白昼出深谷,缟鹤岁久巢松巅。
洞门阴阴苔藓碧,石涧九曲通流泉。
日转金舆经翠巘,风回仙伏度花前。
天香遥散广寒外,紫翠近落瑶池边。
方壶员峤果安在,阆风瑶圃徒虚传。
偶来登览上绝顶,便欲振袂凌飞仙。
凌飞仙,坐阅天地长不老,上下日月同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