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登万岁山》
《秋日登万岁山》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万岁之山高插天,远摩苍翠凌紫烟,琼楼玉树何娟娟。

莺啼白昼出深谷,缟鹤岁久巢松巅。

洞门阴阴苔藓碧,石涧九曲通流泉。

日转金舆经翠巘,风回仙伏度花前。

天香遥散广寒外,紫翠近落瑶池边。

方壶员峤果安在,阆风瑶圃徒虚传。

偶来登览上绝顶,便欲振袂凌飞仙。

凌飞仙,坐阅天地长不老,上下日月同周旋。

(0)
鉴赏

这首《秋日登万岁山》由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描绘了万岁山的壮丽景色与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先,诗人以“万岁之山高插天,远摩苍翠凌紫烟”开篇,将万岁山的巍峨与云雾缭绕的景象生动展现,仿佛山峰直入云霄,与苍翠的树木和紫色的烟霞相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琼楼玉树何娟娟”一句,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山中的建筑比作琼楼玉树,既展现了建筑的精美,又赋予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莺啼白昼出深谷,缟鹤岁久巢松巅”则通过自然界的鸟鸣与鹤栖,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生机勃勃而又静谧祥和的景象。

“洞门阴阴苔藓碧,石涧九曲通流泉”描绘了山中幽静的洞穴与曲折的溪流,绿苔覆盖的洞门与清澈的泉水相映成趣,展现出自然之美与宁静之感。

“日转金舆经翠巘,风回仙伏度花前”两句,诗人以日光与微风为引,想象着金黄色的车驾在翠绿的山峦间缓缓移动,仙风道骨的景象在花丛中穿行,充满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

“天香遥散广寒外,紫翠近落瑶池边”则通过天香飘散与紫翠环绕,将读者带入一个仙境般的场景,仿佛置身于广寒宫之外,瑶池之畔,感受着超凡脱俗的香气与色彩。

最后,“方壶员峤果安在,阆风瑶圃徒虚传”两句,诗人借神话传说中的方壶、员峤与阆风瑶圃,表达了对理想世界与仙境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偶来登览上绝顶,便欲振袂凌飞仙”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偶然登临山顶时的激动与渴望超越世俗的愿望。

“凌飞仙,坐阅天地长不老,上下日月同周旋”以“凌飞仙”的形象,象征着诗人追求超越自我、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共存的理想境界,全诗在豪迈与超脱中结束,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综上所述,《秋日登万岁山》不仅描绘了万岁山的壮丽景色,更通过丰富的想象与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以及对超越世俗的渴望,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杨子

不可得而久,其惟父母乎。
谆谆爱日语,杨氏岂欺予。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颍考叔

茅焦甘伏质,考叔请留羹。
大队如初乐,咸阳虚左迎。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于仲文

读书无见处,与不读书同。
勿谓儿年小,能知孝与忠。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庾道愍

交州一村里,有妪负薪行。
万里庾道愍,心知为所生。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庾黔娄

惊心已云异,尝粪不妨难。
庾令何为者,凭君著眼看。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庾域

惜矣戴良诞,贤哉庾域诚。
真能感鹤唳,何至学驴鸣。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