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尚能来远道,一程那忍便分头。
鸟笼猿槛君应会,十步向前非我州。
万里尚能来远道,一程那忍便分头。
鸟笼猿槛君应会,十步向前非我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别李十一五绝》之三,表达了离别中的哀愁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全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舍与孤独感。
首句“万里尚能来远道”,描绘出一位旅者在遥远的道路上依旧前行的情景,表明即便是离别,也无法阻挡彼此之间情谊的深厚。这里,“万里”既指实际距离之远,又象征着心灵上的沟通无碍。
紧接着“一程那忍便分头”,则透露出旅者在每到达一个地点时,都会不禁想起与亲友的别离,情感随即涌上心头。这“一程”指的是旅途中的一个阶段,“那忍”表明无法抑制的情感波动,而“便分头”则是对这种情感的直白描绘。
第三句“鸟笼猿槛君应会”,通过“鸟笼”与“猿槛”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被限制和束缚的感觉。诗人借此表明,在这别离之际,即便是心中最自由的想法,也如同困在笼中的鸟儿或被锁在槛中的猿猴一样,被现实所束缚。
末句“十步向前非我州”,则更加深化了这种别离带来的异乡感。诗人通过“十步向前”这一小小的空间移动,来强调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步一步前进,也无法使得自己不再属于曾经熟悉的地方。这里的“我州”即指诗人心中的故土。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构建,成功捕捉了离别时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是一首情真意切、艺术价值极高的绝句。
稽首圆通圆觉王,圆合一切救有情。
圆修自性妙湛然,假以音声而说法。
众生闻音得悟解,非色非空二非尘。
方便无边行法门,成就如来大圆智。
稽首巍巍观世音,證入如是秘密门。
于一尘中现多身,于多刹尘现一相。
于不可说微尘劫,而救不可说众生。
发起耳根真实门,不与世间相流转。
世閒声论已宣明,声无无灭有非生。
生灭二谛悉圆离,六根由是皆解脱。
奇哉庆喜最多闻,不知闻性常周普。
因钟而闻佛所呵,不应更立钟之事。
当知金钟不可舍,能于末劫救沈沦。
茫茫六道迷昏衢,得见钟声为慧日。
悲酸恶趣忍泪中,得凭钟声超彼岸。
钟声有是大福力,能越苦海如智航。
我愿一切诸众生,闻是钟声同證觉。
《慈圣皇后赐钟赞》【宋·宋直方】稽首圆通圆觉王,圆合一切救有情。圆修自性妙湛然,假以音声而说法。众生闻音得悟解,非色非空二非尘。方便无边行法门,成就如来大圆智。稽首巍巍观世音,證入如是秘密门。于一尘中现多身,于多刹尘现一相。于不可说微尘劫,而救不可说众生。发起耳根真实门,不与世间相流转。世閒声论已宣明,声无无灭有非生。生灭二谛悉圆离,六根由是皆解脱。奇哉庆喜最多闻,不知闻性常周普。因钟而闻佛所呵,不应更立钟之事。当知金钟不可舍,能于末劫救沈沦。茫茫六道迷昏衢,得见钟声为慧日。悲酸恶趣忍泪中,得凭钟声超彼岸。钟声有是大福力,能越苦海如智航。我愿一切诸众生,闻是钟声同證觉。
https://shici.929r.com/shici/ZHYeR.html
上马同寻旧路行,风林日暖自无声。
此时话别难为语,山水淙淙聒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