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李十一五绝·其三》
《别李十一五绝·其三》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万里尚能来远道,一程那忍便分头。

鸟笼猿槛君应会,十步向前非我州。

(0)
注释
万里:极言距离之远,形容路途遥远。
尚能:还能够。
来远道:从远方来到这里。
一程:一段路程,此处指刚刚开始同行不久。
那忍:怎么忍心,岂能忍心。
分头:分开,分别。
鸟笼猿槛:比喻受束缚或限制的环境,如同被关在笼中或栏里的鸟和猿。
君应会:你应该能够体会或理解。
十步:形容很短的距离,强调即将分离的紧迫。
向前:继续前行。
非我州:不是我的领地或管辖范围,比喻不再是自己熟悉或掌控的环境。
翻译
即便相隔万里之遥也能来到这里,怎么忍心才同行了一程就要分别。
你应能理解身陷鸟笼猿栏的处境,再往前走十步就不是我的地盘了。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别李十一五绝》之三,表达了离别中的哀愁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全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舍与孤独感。

首句“万里尚能来远道”,描绘出一位旅者在遥远的道路上依旧前行的情景,表明即便是离别,也无法阻挡彼此之间情谊的深厚。这里,“万里”既指实际距离之远,又象征着心灵上的沟通无碍。

紧接着“一程那忍便分头”,则透露出旅者在每到达一个地点时,都会不禁想起与亲友的别离,情感随即涌上心头。这“一程”指的是旅途中的一个阶段,“那忍”表明无法抑制的情感波动,而“便分头”则是对这种情感的直白描绘。

第三句“鸟笼猿槛君应会”,通过“鸟笼”与“猿槛”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被限制和束缚的感觉。诗人借此表明,在这别离之际,即便是心中最自由的想法,也如同困在笼中的鸟儿或被锁在槛中的猿猴一样,被现实所束缚。

末句“十步向前非我州”,则更加深化了这种别离带来的异乡感。诗人通过“十步向前”这一小小的空间移动,来强调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步一步前进,也无法使得自己不再属于曾经熟悉的地方。这里的“我州”即指诗人心中的故土。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构建,成功捕捉了离别时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是一首情真意切、艺术价值极高的绝句。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第十八宾头卢尊者

夷奴碾茶,愚中有慧。走鹿卧地,动中有止。

而师持麈,閒坐俯视。曾见佛来,法法如是。

(0)

读大智度论

眼不自见宁见物,去来不见宁见今。

万物只今全体露,镜里有空无路寻。

(0)

慈圣皇后赐钟赞

稽首圆通圆觉王,圆合一切救有情。

圆修自性妙湛然,假以音声而说法。

众生闻音得悟解,非色非空二非尘。

方便无边行法门,成就如来大圆智。

稽首巍巍观世音,證入如是秘密门。

于一尘中现多身,于多刹尘现一相。

于不可说微尘劫,而救不可说众生。

发起耳根真实门,不与世间相流转。

世閒声论已宣明,声无无灭有非生。

生灭二谛悉圆离,六根由是皆解脱。

奇哉庆喜最多闻,不知闻性常周普。

因钟而闻佛所呵,不应更立钟之事。

当知金钟不可舍,能于末劫救沈沦。

茫茫六道迷昏衢,得见钟声为慧日。

悲酸恶趣忍泪中,得凭钟声超彼岸。

钟声有是大福力,能越苦海如智航。

我愿一切诸众生,闻是钟声同證觉。

(0)

偈三首·其三

十方同聚会,本来身不昧。

个个学无为,顶上用钳锤。

此是选佛场,深广莫能量。

心空及第归,利剑不如锥。

(0)

次韵陈子思留别

上马同寻旧路行,风林日暖自无声。

此时话别难为语,山水淙淙聒耳鸣。

(0)

游绵山

夕阳返照影流东,点点寒鸦过远峰。

渔叟罢竿收钓饵,牧童吹笛弄西风。

日光隐隐沉沧海,山色青青耸碧空。

万壑千崖增秀丽,往来人在画图中。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