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大智度论》
《读大智度论》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眼不自见宁见物,去来不见宁见今。

万物只今全体露,镜里有空无路寻。

(0)
鉴赏

这首诗《读大智度论》由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宇宙万物与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

“眼不自见宁见物,去来不见宁见今。” 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引出对自我认知的探讨。诗人提出的问题,意在强调人们往往容易关注外界的事物,却忽视了对自己的观察。这里的“眼不自见”并非指眼睛看不见,而是指心灵的洞察力不足,难以真正理解自己。而“去来不见宁见今”,则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我认知的关系。诗人认为,人们往往只关注当下,而忽略了过去与未来的存在,这种局限性使得自我认知变得片面。

接下来的两句:“万物只今全体露,镜里有空无路寻。” 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指出,当人们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目光投向整个宇宙时,才能真正理解万物的本质。这里的“万物只今全体露”,意味着在当前这一刻,所有事物的真相都得以显现,没有隐藏,没有遮蔽。而“镜里有空无路寻”,则是比喻性的表达,意指在心灵的镜子中,我们发现的是一个空灵的世界,没有固定的路径或答案,暗示着自我认知的过程充满了探索与发现的可能,同时也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整首诗通过对自我认知、时间、宇宙万物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佛教哲学中关于“空”与“无”的概念,以及对个体生命意义的探索。诗中蕴含的哲理,引导读者反思自我,寻求更深层次的生命理解和存在价值。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高宗郊前朝献景灵宫二十一首·其一皇帝入门用《乾安》

维皇齐居,承神其初。颙颙昂昂,龙步云趋。

景钟铿如,肃觐清都。肸蚃之交,神人用孚。

(0)

送朱止善知福州府

圣主御天图盛治,侍臣荐剡及遗材。

殿廷晓奉月符出,闽海春迎五马来。

到郡应脩使君闸,过家还上越王台。

共传富贵如翁子,半百声名动上台。

(0)

绍兴以后时享二十五首.仁宗室酌献用《美成》

至哉帝德,乃圣乃神。恭己南面,天下归仁。

历年长久,垂裕后人。祀修旧典,宝命维新。

(0)

绍兴十四年奉上徽宗册宝三首·其一册宝入门用《显安》

于铄徽考,如天莫名。迨兹丕扬,拟纯粹精。

温玉镂文,来至于祊。有严奕奕,礼备乐成。

(0)

宁宗朝享三十五首.终献用《正安》

秉德翼翼,显相肃雍。疏幂三举,诚意益恭。

光烛黼绣,和流笙镛。子孙众多,福禄来从。

(0)

大中祥符封禅十首·其二昊天上帝坐酌献用《奉安》

皇天上帝,阴骘下民。道崇广覆,化洽鸿钧。

灵文诞锡,宝命惟新。增高钦事,式奉严禋。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