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风诗十篇.乱风诗五篇·其五至伤》
《二风诗十篇.乱风诗五篇·其五至伤》全文
唐 / 元结   形式: 四言诗

夫何伤兮,伤王乎。欲何为乎,将蠹枯矣。

无人救乎,蠹枯及矣。不可救乎,嗟伤王。

自为人君,变为人奴。为人君者,忘戒乎。

(0)
翻译
为何如此悲伤,是在为君王哀伤吗?想要做什么呢,眼看国家即将衰败。
没有人来拯救吗,衰败即将降临。难道真的无法挽救了吗,唉,为君王感到悲哀。
从一国之君,变成了别人的奴隶。作为君主的人啊,难道忘记了警惕吗?
注释
夫何:为什么。
伤兮:悲伤啊。
伤王乎:为君王而悲伤吗。
欲何为乎:想要做些什么。
无人救乎:没有人来救吗。
蠹枯及矣:蛀虫侵蚀以至于枯萎,比喻国家衰败即将发生。
不可救乎:无法挽救了吗。
自为人君:自己本是君主。
变为人奴:却变成了奴隶。
为人君者:作为君主的人。
忘戒乎:忘记警戒和教训了吗。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个王室或君主落败的哀伤与批判。"夫何伤兮,伤王乎"一句直接点出了主题,即对王室的伤感。接着的"欲何为乎, 将蠹枯矣"暗示了王室可能已经无力回天,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无人救乎,蠹枯及矣"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观点,表明没有人能够拯救这危机。紧接着的"不可救乎,嗟伤王"则是对上述情况的一种慨叹和哀伤。

最后两句"自为人君,变为人奴。为人君者,忘戒乎"深刻揭示了问题所在,即是统治者的迷失和忘记了警醒。在古代中国语境中,“君”代表着权力与尊贵,而“奴”则代表了被役使和屈服,这两种身份的转换,彰显了统治者地位的颠覆,同时也指出了他们失去了正确的自我认知。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王室衰败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统治者责任的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元结

元结
朝代:唐   字:次山   号:漫叟   籍贯:河南鲁山   生辰:719~772年

元结(719-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浪士、漫郎,唐代道家学者。原籍河南(今河南洛阳),后迁鲁山(今河南鲁山县),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道家思想对元结影响深远。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
猜你喜欢

七月十七晚行湖塘雷雨大作

电火雷车下九关,我行暮出郊原间。

鬅鬙暗树类奇鬼,突兀黑云如坏山。

江潮默应鳗岫溢,铁锁自脱梅梁还。

今夕虚檐泻悬瀑,预知高枕听淙潺。

(0)

欲行雨未止

幽幔依灯影,空阶送雨声。

暂归仍客路,投老倍乡情。

眼涩书难读,心摇梦易惊。

病多常怕醉,酒尽却思倾。

(0)

有道流过门留与之语颇异口占赠之

万里纵横自在身,偶然来看剡溪春。

取将月去闲娱客,携得云归远寄人。

缩地不妨游汗漫,移山随处对嶙峋。

须君更出囊中剑,一为关河洗虏尘。

(0)

东湖新竹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0)

题庐陵萧彦毓秀才诗卷后二首·其一

诗句雄豪易取名,尔来闲澹独萧卿。

苏州死后风流绝,几许工夫学得成。

(0)

次韵刘景文登介亭

泽国梅雨馀,衰年困蒸溽。

高堂磨新砖,颇觉利腰足。

松根百尺井,两绠飞净渌。

流觞聚儿童,一笑为捧腹。

清风信可御,刚气在岩麓。

始知共此世,物外无三伏。

长歌入云去,不待弦管逐。

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

涛江少酝藉,高浪翻雪屋。

俯仰拊四海,百世飞鸟速。

远追钱氏馀,近吊祖侯躅。

吾生如寄耳,寸晷轻尺玉。

谁似刘将军,逸韵谢边幅。

千言一挥手,五车不再读。

春岩彩鸡舞,月峡哀猿哭。

朝先啼鴃起,暮与寒螀续。

我老废吟哦,赖君时击触。

从今事远览,发轫此幽谷。

清游得三昧,至乐谢五欲。

莫作狂道士,气压刘师服。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