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何伤兮,伤王乎。欲何为乎,将蠹枯矣。
无人救乎,蠹枯及矣。不可救乎,嗟伤王。
自为人君,变为人奴。为人君者,忘戒乎。
夫何伤兮,伤王乎。欲何为乎,将蠹枯矣。
无人救乎,蠹枯及矣。不可救乎,嗟伤王。
自为人君,变为人奴。为人君者,忘戒乎。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个王室或君主落败的哀伤与批判。"夫何伤兮,伤王乎"一句直接点出了主题,即对王室的伤感。接着的"欲何为乎, 将蠹枯矣"暗示了王室可能已经无力回天,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无人救乎,蠹枯及矣"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观点,表明没有人能够拯救这危机。紧接着的"不可救乎,嗟伤王"则是对上述情况的一种慨叹和哀伤。
最后两句"自为人君,变为人奴。为人君者,忘戒乎"深刻揭示了问题所在,即是统治者的迷失和忘记了警醒。在古代中国语境中,“君”代表着权力与尊贵,而“奴”则代表了被役使和屈服,这两种身份的转换,彰显了统治者地位的颠覆,同时也指出了他们失去了正确的自我认知。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王室衰败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统治者责任的深刻认识。
泽国梅雨馀,衰年困蒸溽。
高堂磨新砖,颇觉利腰足。
松根百尺井,两绠飞净渌。
流觞聚儿童,一笑为捧腹。
清风信可御,刚气在岩麓。
始知共此世,物外无三伏。
长歌入云去,不待弦管逐。
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
涛江少酝藉,高浪翻雪屋。
俯仰拊四海,百世飞鸟速。
远追钱氏馀,近吊祖侯躅。
吾生如寄耳,寸晷轻尺玉。
谁似刘将军,逸韵谢边幅。
千言一挥手,五车不再读。
春岩彩鸡舞,月峡哀猿哭。
朝先啼鴃起,暮与寒螀续。
我老废吟哦,赖君时击触。
从今事远览,发轫此幽谷。
清游得三昧,至乐谢五欲。
莫作狂道士,气压刘师服。
《次韵刘景文登介亭》【宋·苏轼】泽国梅雨馀,衰年困蒸溽。高堂磨新砖,颇觉利腰足。松根百尺井,两绠飞净渌。流觞聚儿童,一笑为捧腹。清风信可御,刚气在岩麓。始知共此世,物外无三伏。长歌入云去,不待弦管逐。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涛江少酝藉,高浪翻雪屋。俯仰拊四海,百世飞鸟速。远追钱氏馀,近吊祖侯躅。吾生如寄耳,寸晷轻尺玉。谁似刘将军,逸韵谢边幅。千言一挥手,五车不再读。春岩彩鸡舞,月峡哀猿哭。朝先啼鴃起,暮与寒螀续。我老废吟哦,赖君时击触。从今事远览,发轫此幽谷。清游得三昧,至乐谢五欲。莫作狂道士,气压刘师服。
https://shici.929r.com/shici/39BaK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