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无馀旬,此日足可惜。
桃李不自由,相期偶相失。
黄黄芜菁花,青青陵陂麦。
林间晚蝶飞,翩翩竟何益。
前晨游百花,夭艳斗颜色。
柳枝弱而细,闲垂亦自得。
今日偶再来,群枝空寂寂。
三月无馀旬,此日足可惜。
桃李不自由,相期偶相失。
黄黄芜菁花,青青陵陂麦。
林间晚蝶飞,翩翩竟何益。
前晨游百花,夭艳斗颜色。
柳枝弱而细,闲垂亦自得。
今日偶再来,群枝空寂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园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三月无馀旬,此日足可惜。桃李不自由,相期偶相失。" 这两句点出了时间的宝贵和春天美好景致的短暂,桃李花开未久,便又要相继凋谢,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黄黄芜菁花,青青陵陂麦。林间晚蝶飞,翩翩竟何益。" 描述的是春天田野里的景象,芜菁和麦子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晚来的蝴蝶在林间飞舞,但这种美丽的场景也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无常。
"前晨游百花,夭艳斗颜色。柳枝弱而细,闲垂亦自得。" 这两句则转向了诗人对百花盛开时光的欣赏,以及对柳枝柔弱却自在飘逸的赞美,体现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今日偶再来,群枝空寂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重游旧地,却只剩下空寂的树枝,反映出了物是人非的悲凉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而易逝的复杂情感,以及面对自然界变迁时所产生的人生感慨。
南下随涧流,路回涧忽避。
稍东蹴乱石,活活浅可揭。
陟冈见广坪,明灭石经字。
龙泉出其巅,下与涧水会。
洗成一片雪,渟滀有馀地。
临流听未餍,閒道蹑我至。
小庵便食宿,折补昨失睡。
梦魂在何峰,是处响湍濑。
山好半在树,树多能作岚。
峰回磴随转,深翠藏龙潭。
潭小却不涸,酌之冽且甘。
孤亭近阳曦,就树藉草谈。
涧石谁留题,逼视得两三。
苏州与祭酒,前游曾并骖。
大梦先我醒,笑我还朝簪。
我心似潭水,世味孰足贪?
卒业幸放归,听泉终一庵。
二子实闻此,山灵为之监。
诗成急寄似,黄髯洞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