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明山心隶字石刻》
《四明山心隶字石刻》全文
清 / 陈劢   形式: 古风

昔诵皮陆唱和诗,惜未亲探四明岩壑奇。

又闻支山杖锡亦崭绝,山前石壁峭若屏风列。

上题四明山心四隶字,大书深刻传是汉人笔。

生长是邦数十年,名山欲访心惘然。

我友裹粮携酒榼,舍舟登陆直穷山之巅。

忽睹巨石高十丈,似从太华擘仙掌。

耸身特立傍悬崖,瞻之在前非惝恍。

汉人隶法称奇古,碑版照耀遍寰宇。

字形不过一二寸,摩崖大书人罕睹。

昔年嘉定钱宫檐,来修县志夸博淹。

广搜唐宋金石刻,录近弃远一任遗珠沧海潜。

我友嗜古真成癖,济胜更饶腰脚力。

归贻拓本纸墨新,惠我奚啻百朋锡。吁嗟乎!

开辟以来有此山,此书历劫未蚀苔藓斑。

得毋山灵默呵护,特使千古奇迹长留天地间。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劢的《四明山心隶字石刻》描绘了他对四明山独特风貌的赞叹与对古代书法艺术的敬仰。诗中提及皮陆唱和的往事,表达了未能亲临四明山的遗憾,然后聚焦于支山的石壁,其上刻有汉人风格的隶书,字体巨大而深刻,显示出古朴的奇观。诗人虽久居此地,却因事务繁忙未能一一探访名山,但好友的来访和对古迹的热情挖掘,让他得以一睹这块摩崖大书的风采。

诗中提到的钱宫檐曾修县志,广搜古迹,而这些珍贵的石刻被视作遗珠,深藏不露。诗人朋友对古物的热爱近乎痴迷,不仅亲自寻访,还拓印下来赠予诗人,这份友情如同百朋之赐。最后,诗人感慨山川灵秀,此石刻历经岁月仍保存完好,仿佛是山神默默守护的奇迹,长久留存于天地之间。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历史遗迹的魅力,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友人慷慨赠予的感激之情。

作者介绍

陈劢
朝代:清

陈劢,字子相,鄞县人。道光丁酉拔贡,官广西知县。有《运甓斋诗稿》。
猜你喜欢

周明府席中赋赠

使君昔朝天,凫影傍云翔。

今日瞻双凫,还集旧河阳。

河阳千万户,处处沾化雨。

仙萼被华阴,映带甘棠树。

树影何离离,偏萦去日思。

居人严呵护,父老望旌旗。

使君褰帷入,甘雨随车湿。

冠盖夹毂迎,吏人捧案立。

吏散官衙清,瑶琴拂匣鸣。

泠然发新韵,彷佛旧清声。

声清何浏浏,疑是南薰奏。

一弹氛埃涤,再弹民物阜。

愿君理此曲,长奏南风前。

更以献明廷,天子寿万年。

(0)

欧阳威德政碑铭

赫赫宗陈,桓桓鼎臣。千乘建学,五与攸因。

盛德斯选,公门日新。崇高惟岳,贶甫生申。

去衡移广,迁征自镇。悠悠铜略,藐藐金邻。

莫远非督,无恩不宾。三江靡浪,五岭奚尘。

式歌式舞,仁哉至仁。公其飨福,于万斯春。

(0)

弇园杂咏十六首·其十六玉玲珑

压尽千峰耸碧空,佳名谁并玉玲珑。

梵音阁下眠三日,要看缭天吐白虹。

(0)

月下吟三首·其一

露冷天清月更辉,可看游子倍沾衣。

催人岁月心空在,满眼兵戈事渐非。

方朔本无金马意,班超惟愿玉门归。

白头应倚庭前树,怪我还期秋又违。

(0)

一丛花

六花堆积满乾坤,一色更无痕。

但分山水高低处,与林庐城郭江村。

蜡屐扶筇,印生屐齿,回首失柴门。

不知明月照黄昏,步步踏瑶琨。

谁怜东郭先生苦,偶行吟、露出鞋跟。

莫笑孙康,读书相映,不复问饔餐。

(0)

鹊桥仙.寓园海棠

东君忒巧,调朱搓粉,绣出红霞几幅。

朝来细雨一丝丝,似妃子、温泉初沐。

风前欲语,烟中如睡,只合锦禽双宿。

枝闲啼罢不能巢,燕燕说、莺莺无福。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