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下吟三首·其一》
《月下吟三首·其一》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露冷天清月更辉,可看游子倍沾衣。

催人岁月心空在,满眼兵戈事渐非。

方朔本无金马意,班超惟愿玉门归。

白头应倚庭前树,怪我还期秋又违。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月下吟三首(其一)》,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月夜美景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又有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首句“露冷天清月更辉”,以露水的寒冷和天空的清澈衬托出月光的明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接着,“可看游子倍沾衣”一句,通过游子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行人的思念与关怀,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漂泊与孤独。

“催人岁月心空在,满眼兵戈事渐非”两句,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其中,“催人岁月”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心空在”则表达了内心的空虚与无奈,“满眼兵戈事渐非”则反映了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现实。

“方朔本无金马意,班超惟愿玉门归”两句,运用典故,借方朔与班超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对回归宁静生活的向往。方朔本为汉代文学家,金马寓指文采飞扬;班超则是东汉名将,玉门关象征边疆。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白头应倚庭前树,怪我还期秋又违”两句,以白头老人倚树的场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无奈与感慨。同时,“还期秋又违”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转,以及对未能实现愿望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和傅岩叟梅花二首·其二

灵均恨不与同时,欲把幽香赠一枝。

堪入离骚文字不,当年何事未相知。

(0)

种松

城郭人家岁寒木,桧柏森森映华屋。

青松介僻不入城,野性特嫌尘土辱。

中庭冉冉盈尺苗,条干虽短风霜足。

培根不用粪壤厚,插竹预防鸡犬触。

他年期汝三丈高,独立仙翁毛发绿。

老翁自分不及见,子孙见汝知遗直。

(0)

和陶王抚军座送客

胸中有佳处,海瘴不能腓。

三年无所愧,十口今同归。

汝去莫相怜,我生本无依。

相从大块中,几合几分违。

莫作往来相,而生爱见悲。

悠悠含山日,炯炯留清辉。

悬知冬夜长,不恨晨光迟。

梦中与汝别,作诗记忘遗。

(0)

谢运使仲适座上送王敏仲北使

冲风振河朔,飞雾失太行。

相逢不相识,下马须眉黄。

洗眼忽惊笑,见此玉节郎。

喜有贤主人,共惜残烛光。

聚散一梦中,人北雁南翔。

吾生如寄耳,送老天一方。

幸子遇明主,陈经入西厢。

归期不可缓,倚相宜在旁。

(0)

湖天暮景五首·其二

坐看西日落湖滨,不是山衔不是云。

寸寸低来忽全没,分明入水只无痕。

(0)

浪淘沙令·其三

帘外微风。云雨回踪。银釭烬冷锦帏中。

枕上深盟,年少心事,陡顿成空。岭外白头翁。

到没由逢。一床鸳被叠香红。

明月满庭花似绣,闷不见虫虫。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