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万个碧琅玕,长日开轩自在看。
清兴每添诗句好,绿阴未放酒杯乾。
谁裁紫凤双龙管,我乞沧浪一钓竿。
何似当年彭泽令,归来三径日盘桓。
君家万个碧琅玕,长日开轩自在看。
清兴每添诗句好,绿阴未放酒杯乾。
谁裁紫凤双龙管,我乞沧浪一钓竿。
何似当年彭泽令,归来三径日盘桓。
这首明代诗人林弼的《竹隐为富州丞乌雅士威题》描绘了一幅文人雅趣的画面。首句“君家万个碧琅玕”,以瑰丽的比喻赞美主人家中的竹子众多且翠绿如玉,琅玕象征竹子的美丽和生机。次句“长日开轩自在看”,写主人可以整天打开窗户欣赏这些竹子,生活闲适自得。
第三句“清兴每添诗句好”,表达了竹林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每当看到竹子,便能写出优美的诗句。第四句“绿阴未放酒杯乾”,进一步渲染了竹林下的惬意氛围,即使在竹荫下饮酒,也意犹未尽。
第五、六句“谁裁紫凤双龙管,我乞沧浪一钓竿”运用了典故,紫凤双龙管是传说中的仙乐之器,而“沧浪一钓竿”则暗指归隐江湖的生活,诗人希望得到的并非官场权势,而是如渔夫般悠然的生活。
最后两句“何似当年彭泽令,归来三径日盘桓”,诗人以晋代陶渊明自比,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认为这样的生活比做官更胜一筹,每日在竹径间徘徊,享受自然与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竹林生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清雅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淡泊,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高洁情操。
雨送奔涛远,风收骇浪平。
截流张旆影,分岸走鼙声。
兽逐衔波涌,龟艨喷棹轻。
海门凝雾暗,江渚湿云横。
雁翼看舟子,鱼鳞辨水营。
骑交遮戍合,戈簇拥沙明。
谬履千夫长,将询百吏情。
下车占黍稷,冬雨害粢盛。
望祷依前圣,垂休翼厚生。
半江犹惨澹,全野已澄清。
爱景三辰朗,祥农万庾盈。
浦程通曲屿,海色媚重城。
弓日鞬櫜动,旗风虎豹争。
及郊挥白羽,入里卷红旌。
恺悌思陈力,端庄冀表诚。
临人与安俗,非止奉师贞。
掩门三径莓苔绿,车马谁来陋巷间。
卧弃琴书公干病,笑迎风月步兵闲。
当秋每谢蛬清耳,渐老多惭酒借颜。
济物未能伸一术,敢于明代爱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