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尽千峰耸碧空,佳名谁并玉玲珑。
梵音阁下眠三日,要看缭天吐白虹。
压尽千峰耸碧空,佳名谁并玉玲珑。
梵音阁下眠三日,要看缭天吐白虹。
这首诗描绘了玉玲珑山的壮丽景象与独特魅力。首句“压尽千峰耸碧空”,以磅礴之势开篇,将玉玲珑山置于群峰之上,凸显其高耸入云的雄伟气势。接着,“佳名谁并玉玲珑”一句,赞美玉玲珑山之名,暗示其美名远播,无人能与其媲美,展现出对山景的极高评价。
“梵音阁下眠三日”这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梵音阁比作静卧的观察者,仿佛在山脚下静静地聆听着自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而“要看缭天吐白虹”则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景象,预示着山中可能有某种神秘的力量或美景即将展现,引人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玉玲珑山的壮丽与神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上巳曾陪宴后池,风光一匝又花时。
当年簪履谁犹在,今日门墙独未离。
步怯园林虽晚到,恩深草木已先知。
都人不省忧民病,只讶行春绣旆迟。
陕人西望眼,唯认马蹄东。
柳县追陶令,棠郊谒召公。
问农游手劝,听讼下情通。
千载莱芜后,传家有素风。
夹道浓香数里焚,随车和气一城薰。
兵民如见古循吏,文武兼能今使君。
冷射祠堂汧水月,晴飞郡阁陇山云。
幕中知有才从事,樽俎清谈定喜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