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室山玉虚宫》
《石室山玉虚宫》全文
明 / 朱学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蹑屐陟孤峰,梯云阁道重。

瑶坛千嶂拔,玉笈九霞封。

便可邀青鸟,相将访赤松。

下方城郭晚,隐隐报疏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登山访道的壮丽景象与隐逸之趣。首句“蹑屐陟孤峰”,以“蹑屐”生动地展现了登山者的轻盈与从容,而“陟孤峰”则突出了山峰的高峻与孤独,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梯云阁道重”一句,通过“梯云”和“阁道”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登山过程的神秘与艰难,同时也暗示了通往仙境的道路。

“瑶坛千嶂拔,玉笈九霞封”两句,将视线从山峰转向更为深远的仙境。瑶坛,象征着神圣与纯洁;千嶂拔起,展现出仙境的广阔与雄伟。玉笈,古代藏书的器具,这里比喻珍贵的道家经典;九霞封,则是形容霞光万道,仙境笼罩在一片祥瑞之中。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仙境的美丽,也暗含了对道家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便可邀青鸟,相将访赤松”则是表达了诗人渴望与仙人交往的愿望。青鸟,古代传说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此处借指仙人或神仙使者;赤松,相传为仙人赤松子所居之地,这里借指仙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仙道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与仙人交流的期待。

最后,“下方城郭晚,隐隐报疏钟”描绘了一幅日暮时分,山下城市渐渐沉寂,远处传来稀疏钟声的画面。这不仅呼应了开头登山的旅程,也暗示了诗人从尘世的喧嚣中解脱出来,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登山访道的壮美与隐逸生活的恬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道家精神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朱学熙
朝代:明   字:叔子   籍贯:清远   生辰:?--一六四七

朱学熙(?--一六四七),字叔子。清远人。诸生。师事陈邦彦。明桂王永历初,授翰林待韶。会邦彦战败,与李成栋鏖战,互有胜负。学熙乘间执知县杀之,举清远城以迎,邦彦遂入死守。兵食不足,学熙辄倾资以供。城破,取先人兵法焚之,肃衣冠,自缢而死。著有《南越》、《广艾》及诗赋等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五有传。
猜你喜欢

送密直温学士西京迁葬

锦衣西去道何光,卜葬伊川旧钓乡。

留守开筵亲举白,故人垂泪看焚黄。

重寻泉石应多感,旋插松楸未著行。

一月归程如有暇,云间时到读书房。

(0)

送柴谏议之任河中

蒲津名郡得名公,谏纸盈箱且罢封。

红药阶墀曾吐凤,绿莎厅事旧鸣蛬。

下车首谒重华庙,入境先经五老峰。

见说丘门诗板在,应教回也继遗踪。

(0)

送查校书从事彭门

佐幕徐方鬓未秋,官升芸阁更风流。

姓名旧在莺迁榜,诗什重题燕子楼。

渐有俸钱供药债,应无归梦到渔舟。

公馀时上台头寺,珠履金貂共胜游。

(0)

武平寺留题

县斋东面是禅斋,公退何妨引鹤来。

长爱座中如洞府,却惭衣上有尘埃。

竹声冷撼秋窗雨,山影青笼晓院苔。

最忆去年飞雪里,煮茶煨栗夜深回。

(0)

和屯田杨郎中同年留别之什

科名长恐辱同年,许国丹诚皎日悬。

谬掌斯文虽未丧,欲行吾道即无权。

谢公留滞苍苔院,潘岳征行落叶天。

引重力轻深自愧,强酬诗什益凄然。

(0)

寿宁节祝圣寿·其五

益算真君南斗高,还因圣节奏天曹。

扶桑枯尽灵椿老,始放尧眉出寿毫。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