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醒不复寐,披衣中夜起。
辘轳寂未声,寒窗照破纸。
乾坤只一皓,圆魄无纤滓。
人游于光中,顾影一粟耳。
我魂为之濯,焉用冰壶水。
人天气交澄,不能言所以。
兰焰未残烟,冷香生露蕊。
满耳砌蛬音,断续不肯已。
小童忽呓言,梦中作悲喜。
梦醒不复寐,披衣中夜起。
辘轳寂未声,寒窗照破纸。
乾坤只一皓,圆魄无纤滓。
人游于光中,顾影一粟耳。
我魂为之濯,焉用冰壶水。
人天气交澄,不能言所以。
兰焰未残烟,冷香生露蕊。
满耳砌蛬音,断续不肯已。
小童忽呓言,梦中作悲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醒来后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梦醒不复寐”,写出了诗人从梦境中惊醒,难以再次入睡的状态。接着,“披衣中夜起”描述了他起身穿衣,决定在半夜行动的情景。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对现实世界的渴望探索。
“辘轳寂未声,寒窗照破纸”描绘了一幅寂静而清冷的画面,窗户透出微弱的光线,照亮了周围的环境。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寂”与“声”的缺失,以及“寒”与“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深邃的氛围。
“乾坤只一皓,圆魄无纤滓”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将目光投向广阔的宇宙,月亮明亮而纯净,没有一丝杂质。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也寓意着诗人内心对纯粹与完美的追求。
“人游于光中,顾影一粟耳”则将视角转向人类自身,诗人意识到自己如同宇宙中的一粒微尘,在浩瀚的宇宙中渺小而短暂。这一句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表达了对个体存在价值的反思。
“我魂为之濯,焉用冰壶水”表达了诗人希望心灵得到净化的愿望,认为不需要外在的物质(如冰壶中的水)来实现内心的清洁和平静,强调了内在精神层面的重要性。
“人天气交澄,不能言所以”暗示了诗人对宇宙和谐状态的向往,但又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这种感受,体现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敬畏。
“兰焰未残烟,冷香生露蕊”描绘了夜晚中兰花散发出的清新香气,与之前的寒冷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意境美,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美好。
“满耳砌蛬音,断续不肯已”通过描述蝉鸣的声音,表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生机,尽管声音时断时续,却充满了生命力。
最后,“小童忽呓言,梦中作悲喜”以一个小孩子的梦话作为结尾,既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也暗示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模糊,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宇宙、自我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
归客留不住,朝云纵复横。
马头向春草,斗柄临高城。
嗟我久离别,羡君看弟兄。
归心更难道,回首一伤情。
青琐留才子,春池静禁林。
自矜仙岛胜,宛在掖垣深。
引派彤庭里,含虚玉砌阴。
涨来知圣泽,清处见天心。
兰气飘红岸,文星动碧浔。
凤栖长近日,虬卧欲为霖。
席宠虽高位,流谦乃素襟。
焚香春漏尽,假寐晓莺吟。
丹地宜清泚,朝阳复照临。
司言兼逸趣,鼓兴接知音。
六义惊摛藻,三台响掷金。
为怜风水外,落羽此漂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