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章江》
《章江》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旌旗密处见高幡,赢得归山水石繁。

龙象气高红日泠,冰霜道在紫云屯。

全无机事谋耕凿,剩有微言讲寂喧。

客里又当明月际,思量一夜未曾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哲理的深刻感悟。

首联“旌旗密处见高幡,赢得归山水石繁”,以旌旗与高幡对比,隐喻了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纷扰,通过“归山水石繁”描绘出一幅山水间归隐的景象,暗示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颔联“龙象气高红日泠,冰霜道在紫云屯”,运用了龙象、红日、冰霜、紫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既热烈又冷静的氛围。龙象气高象征着力量与威严,红日泠则表现出阳光的温暖与宁静,冰霜道在紫云屯则暗示了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韧与冷静,整体展现出诗人对生命中各种复杂情感与境遇的深刻理解与从容应对。

颈联“全无机事谋耕凿,剩有微言讲寂喧”,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纷争,追求心灵纯净与智慧交流的愿望。全无机事意味着摒弃功利之心,谋耕凿则是指实际生活中的劳作,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剩有微言讲寂喧,则是说在日常生活中,诗人更愿意倾听内心的寂静与喧嚣之间的对话,寻求心灵的共鸣与智慧的启迪。

尾联“客里又当明月际,思量一夜未曾完”,点明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以及诗人对生活的持续思考与探索。明月之夜,既是自然界的美好时刻,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反思与感悟的时刻。一夜未曾完,暗示了思考的深度与持久性,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自我等永恒主题的不懈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内心世界的独特见解与感悟,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与热情。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鱼游春水.咏金鱼

飞红盈盈起,跌下铜沟深半指。

一湖茜乳,染就鲤鱼猩尾。

浅贮空明翡翠瓶,小唼瀺灂桃花水。

蹙锦裁斑,将霞漾绮。妆阁临流徙倚。

笑语纷纷垂杨涘。来往破藻穿蘋,披兰拂芷。

似分醉靥素鳞上,误唾红绒银塘里。

微风差差,绿波瀰瀰。

(0)

一丛花.杨梅

江城初泊洞庭船,颗颗贩匀圆。

朱樱素柰都相逊,家乡在、消夏湾前。

两崦蒙茸,半湖幂䍥,笼重一帆偏。

买来恰趁晚凉天,冰井小亭轩。

妆馀浴罢春纤湿,粉裙上、几点红鲜。

莫是明朝,有人低问,羞晕转嫣然。

(0)

沁园春三首·其一

满径蓬蒿,四壁萧条,车骑谁来。

讶瀛洲太史,退朝偶过,应门稚子,启户惊猜。

佩隐金鱼,马嘶玉勒,为问高生奚往哉。

长安市,向故人索米,古寺寻梅。

情深久坐茆斋,把破卷残书手自开。

笑疏狂风味,室无长物,羁栖景况,席已生埃。

微雪初晴,轻寒向晚,未忍留题凤字回。

归时候,感嗣宗青眼,频顾吾侪。

(0)

凤凰台上忆吹箫

翠馆停歌,红楼罢舞,一时灯火都收。

又鹅黄著柳,鸭绿回洲。

料峭晓寒初破,无限事、勾引心头。

添憔瘦,半缘多病,半为多愁。悠悠。

春光媚也,纵扑蝶探花,何地嬉游。

念赤栏桥下,锦缆维舟。

当日管弦觞咏,亲曾见、醉里温柔。

系人处,浅嗔微笑,万种风流。

(0)

摸鱼儿十五首·其七

别燕云软红尘土,板舆一两轻御。

梦魂先到江南岸,画取尚书词句。

红几数、待小建,花坊碎锦亲题署。

黄莺相遇,认旧日使君,朱陈村里,乍暖劝农路。

燕支坞,坐领满身香露,寿觞欢进无数。

醉来可忆长安陌,二月街头卖处。

将母去、至乐在,田园此事教人妒。

好春遮获,索半臂偎寒,红妆举烛,续撰遂初赋。

(0)

齐天乐五十首·其十八

软红深处掩尘梦,胸襟久疏山水。

瘦石寻蹊,空亭贮软,小筑也饶幽致。

危阑自倚,喜爱日留暄,古松凝翠。

碧沼红楼,宛然人在画图里。

西南亭榭更美,映垂杨一树,鸦点栖止。

落叶虽空,长条无恙,摇曳已含春意。

欣欣对此,祗吟侣偕来,未同流憩。

独享滋惭,短歌还自矢。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