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鸳鸯湖棹歌·其七十七》
《鸳鸯湖棹歌·其七十七》全文
清 / 朱彝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轻船三板过南亭,蚕女提笼两岸经。

曲罢残阳人不见,阴阴桑柘石门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宁静画面。"轻船三板过南亭",写的是小船轻盈地划过南亭,船身由三块木板组成,显示出当地舟行的轻巧与水上生活的灵动。"蚕女提笼两岸经",则聚焦于蚕女的形象,她们提着装满蚕茧的竹笼,穿梭在两岸绿意盎然的桑柘林中,展现出农事的繁忙和乡村的生机。

"曲罢残阳人不见",随着夕阳西下,悠扬的乐曲声渐渐消散,诗人注意到演奏者已经离去,只剩余晖洒落水面,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寂寥感。"阴阴桑柘石门青",最后一句以景结情,描绘了桑柘树丛掩映下的石门显得更加青翠,静谧而深邃,给人留下回味无穷的空间。

整体来看,朱彝尊的这首《鸳鸯湖棹歌》(其七十七)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恬淡生活图景,富有诗意和生活气息。

作者介绍
朱彝尊

朱彝尊
朝代:清   字:锡鬯   号:竹垞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生辰:1629~1709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猜你喜欢

故比部李郎中挽歌四首·其一

陇右华宗贵,朝端懿范存。

哀乌光列宿,驷马庆高门。

谒帝承明署,娱宾金谷园。

人生忽至此,天道亦难论。

(0)

又五首·其五

外族长安盛,尊名永乐崇。

初陵凄草露,旧殿阒椒风。

巩树迷凶仗,周原掩寿宫。

圣君悲望处,泪雨泣重瞳。

(0)

张兖下第随桂阳乔监使之湘中

建溪曾共听猿声,十载文场未策名。

流落只应孤剑在,穷愁已有二毛生。

荆州暂去依刘表,汉殿无由荐马卿。

一路骚人旧山水,登临且莫动归情。

(0)

次韵和表弟张湜秋霁之什

轻飙习习起青蘋,宿雾全开霁色新。

高阁晴曦射疏牖,虚堂润气彻华茵。

垫馀巾角曾冲雨,晦尽琴徽旋拂尘。

楚泽潦收湖水白,归舟遥忆洞庭人。

(0)

并州王谏议

锁闱聊辍皂囊封,昼锦还乡意气雄。

别墅挥金延父老,近郊骑竹见儿童。

蒲卢善化终成政,蟋蟀深思未变风。

更待出师平黠虏,戎衣献捷大明宫。

(0)

题曾无愧月窗

阿兄作云巢,阿弟作月窗。

乾坤清气只云月,一家两手并取将。

作巢不用木,只架云为屋。

作窗不用棂,只掇月为庭。

兜罗绵上住兄子,银色界中著吾弟。

阿兄云向笔下生,阿弟月向诗中明。

弟兄云月两清绝,云月何曾有分别。

不知云月入胸中,为复胸中有云月。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