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偏。
白石何凿凿,清流亦潺潺。
有松数十株,有竹千馀竿。
松张翠伞盖,竹倚青琅玕。
其下无人居,悠哉多岁年。
有时聚猿鸟,终日空风烟。
时有沈冥子,姓白字乐天。
平生无所好,见此心依然。
如获终老地,忽乎不知还。
架岩结茅宇,斲壑开茶园。
何以洗我耳,屋头飞落泉。
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
左手携一壶,右手挈五弦。
傲然意自足,箕踞于其间。
兴酣仰天歌,歌中聊寄言。
言我本野夫,误为世网牵。
时来昔捧日,老去今归山。
倦鸟得茂树,涸鱼返清源。
舍此欲焉往,人间多险艰。
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偏。
白石何凿凿,清流亦潺潺。
有松数十株,有竹千馀竿。
松张翠伞盖,竹倚青琅玕。
其下无人居,悠哉多岁年。
有时聚猿鸟,终日空风烟。
时有沈冥子,姓白字乐天。
平生无所好,见此心依然。
如获终老地,忽乎不知还。
架岩结茅宇,斲壑开茶园。
何以洗我耳,屋头飞落泉。
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
左手携一壶,右手挈五弦。
傲然意自足,箕踞于其间。
兴酣仰天歌,歌中聊寄言。
言我本野夫,误为世网牵。
时来昔捧日,老去今归山。
倦鸟得茂树,涸鱼返清源。
舍此欲焉往,人间多险艰。
《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唐·白居易】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偏。白石何凿凿,清流亦潺潺。有松数十株,有竹千馀竿。松张翠伞盖,竹倚青琅玕。其下无人居,悠哉多岁年。有时聚猿鸟,终日空风烟。时有沈冥子,姓白字乐天。平生无所好,见此心依然。如获终老地,忽乎不知还。架岩结茅宇,斲壑开茶园。何以洗我耳,屋头飞落泉。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左手携一壶,右手挈五弦。傲然意自足,箕踞于其间。兴酣仰天歌,歌中聊寄言。言我本野夫,误为世网牵。时来昔捧日,老去今归山。倦鸟得茂树,涸鱼返清源。舍此欲焉往,人间多险艰。
https://shici.929r.com/shici/jGTEs25ClX.html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林景象,诗人在描述香炉峰下遗爱寺附近的自然美景时,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白石、清流、松竹等元素营造出一幅生动的山野图画,其中“悠哉多岁年”表达了时间的静谧流逝和诗人对岁月深沉的情感。
诗中的人物沈冥子(即诗人自己),平生无所好,见到这片美景后心中依然有所寄托。如获终老之地,不觉归途,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此处作为安享晚年的理想居所的向往。
在下面的几句中,诗人详细描写了自己如何在这个地方建立生活,包括架岩结茅宇、斲壶开茶园等。"何以洗我耳,屋头飞落泉。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则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泉水清洗了耳畔,白莲映照了心灵。
诗人左手携壶、右手挈弦,傲然自足,箕踞于其间,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兴酣仰天歌,歌中聊寄言"则是诗人在酒酣之际,对着天空高声歌唱,将自己的感慨寄托其中。
最后几句“言我本野夫,误为世网牵。时来昔捧日,老去今归山。倦鸟得茂树,涸鱼返清源”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反思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舍此欲焉往,人间多险艰"则是诗人对于离开这片美好山林后,再次面对世俗纷扰的无奈与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
白云在江东,或在南山阿。
美人惜远行,看云愁奈何。
驱车适故道,千里遥关河。
鸣鸟出幽谷,奔鹿驯阳坡。
壮游岂不好,流景惊易过。
君子乐台莱,游子悲蓼莪。
明发不能寐,去意宁逶迤。
汤汤彭蠡泽,浩浩扬澜波。
征帆挂长风,兰芷春香多。
酌子以卮酒,侑以骊驹歌。
离忧勿扰萦,壮心期靡他。
南山有乔松,千尺长枝柯。
珍重凌云姿,清阴遍蓬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