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南去渺江津,烟水沧洲杜若春。
百亩园田供祭享,几家鸡犬聚比邻。
功名不入闲边梦,鸥鸟如知物外身。
不是圣朝徭役简,岂容林下有遗民。
县城南去渺江津,烟水沧洲杜若春。
百亩园田供祭享,几家鸡犬聚比邻。
功名不入闲边梦,鸥鸟如知物外身。
不是圣朝徭役简,岂容林下有遗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县城南去渺江津,烟水沧洲杜若春”以远眺之景开篇,将读者带入一片辽阔的江边,烟波浩渺,春意盎然,杜若花在水边绽放,生机勃勃。接着,“百亩园田供祭享,几家鸡犬聚比邻”描绘了乡村的日常景象,百亩田地为祭祀活动提供场所,几户人家鸡鸣犬吠,邻里和谐,生活气息浓厚。
“功名不入闲边梦,鸥鸟如知物外身”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他认为,真正的自由与满足并非来自世俗的功名利禄,而是在于心灵的超脱与自然的亲近,如同鸥鸟般自由自在,不受世俗束缚。
最后,“不是圣朝徭役简,岂容林下有遗民”则可能暗含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反思。在这样的理想世界中,即使在和平盛世,也应避免过度的徭役和压迫,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享受自然与内心的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太乙真庭结宝坛,中涵元象本无言。
三山波涌楼台近,北极星环剑佩尊。
岁入飞宫初在丑,神移列驭直从坤。
妖氛自逐灵旂捲,瑞谷常登御廪蕃。
晓日破红浮斗栱,夕云凝紫护周垣。
龙随御笔栖碑首,鹤带仙书语洞门。
天马应歌来仗卫,岳祗联职听朝昏。
传闻词客新吟苦,玉案才承上帝恩。
春前腊尾。问谁会开解,幽人心里。
映竹精神,凌风标致,姑射昔闻今是。
试妆竞看吹面,寄驿胜传缄纸。
迥潇洒,更香来林表,枝横溪底。谁为。停征骑。
评蕙品兰,俱恐非同里。
天意深怜,花神偏巧,持为剪冰裁水。
拟唤绿衣来舞,只许苍官相倚。
醉眠稳,尽参横月落,留连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