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渔父词·其二》
《渔父词·其二》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胜槩居常画里求,鳜鱼清梦落沧洲。

今朝亲见桃花树,重振家声是此秋。

(0)
鉴赏

这首诗《渔父词(其二)》由宋代诗人张镃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渔父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胜槩居常画里求”,开篇即以“胜槩”点明了诗的主题——对美好景致的追求。这里的“胜槩”不仅指自然风光的壮丽,更蕴含着诗人内心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将这种追求比作“画里求”,既形象地表达了对艺术化生活的追求,也暗含了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思考。

次句“鳜鱼清梦落沧洲”,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鳜鱼,作为江南水乡常见的美味,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与满足。而“清梦”则暗示了诗人对于宁静、纯净生活的向往。将鳜鱼的意象与“清梦”相结合,不仅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憧憬与追求。

后两句“今朝亲见桃花树,重振家声是此秋”,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诗人通过“今朝亲见桃花树”的具体场景,直接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直接体验与感受。桃花树的盛开,不仅是自然界的美丽展现,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而“重振家声是此秋”一句,则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上升到家族、社会层面,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族乃至社会带来正面影响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渔父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通过个人努力为社会带来积极变化的愿景。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古意·其四

浣衣轻浣布,布缕不如丝。

丝坚犹易穿,布弱从可知。

(0)

燕去十年复来巢

双燕窥帘认主人,十年不见忽过门。

乌衣故国今何在,苍箓遗民老幸存。

芹沼不香惊绿暗,草堂无语对黄昏。

从今不必依王谢,只好寻常烟雨村。

(0)

菩萨蛮·其一

酒浓花艳秋波滑。舞馀腰素花枝活。相见又还休。

不禁归去愁。醉衾成独拥。月冷知霜重。

早是梦难成。梅花肠断声。

(0)

清平乐·其三

见时怜惜。不见时思忆。花柳光阴都瞬息。

□把光阴虚掷。才郎妾貌相当。有些似欠商量。

看你忔憎模样,更须著我心肠。

(0)

宋颂九首·其一皇祖

皇祖神武,畴敢戏豫。元年四月,筠叛于潞。

皇祖跃马,至潞城下。筠窘赴火,焦头烂胯。

(0)

寻常不召犹相造,况是今朝得指挥。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