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单于晓角》
《单于晓角》全文
唐 / 武元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胡儿吹角汉城头,月皎霜寒大漠秋。

三奏未终天便晓,何人不起望乡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ānxiǎojiǎo
táng / yuánhéng

érchuījiǎohànchéngtóuyuèjiǎoshuānghánqiū

sānzòuwèizhōngtiān便biànxiǎorénwàngxiāngchóu

翻译
胡儿在汉城头吹响号角,明亮的月光照着寒冷的霜冻,这是大漠之秋的景象。
三次演奏还没有结束,天就已破晓,谁能不因此而兴起思乡之情呢?
注释
胡儿:指胡人,这里可能特指敌军。
汉城头:指汉朝或唐朝时期的边城,这里是借代中原地区。
月皎:月光皎洁。
霜寒:霜冻寒冷。
大漠:广阔的沙漠。
三奏:三次演奏,可能指的是某种乐器的曲子。
未终:还没有结束。
天便晓:天刚亮。
何人:谁。
起:兴起。
望乡愁:思乡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将士在寒冷清晨吹奏号角的景象。胡儿吹角,表明时间已经很早,胡人也开始吹起了号角。"汉城头"指代边关要塞,而"月皎霜寒大漠秋"则形容夜色已深,天气寒冷,大地辽阔的秋意。

三奏未终天便晓,说明时间过得飞快,号角还没吹完,天就亮了。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描写,也反映出边关将士连夜值守的辛劳和寂寞。"何人不起望乡愁"则深刻表达了边塞将士对于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远离家乡,孤独守卫在大漠秋天的边城,将士们听到号角声,不禁心生归思。这一句也暗示着人性的温柔和对故土的深情。

诗中通过对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对心理活动的刻画,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将士们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诗人的语言简洁有力,意境苍凉,体现出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武元衡

武元衡
朝代:唐   字:伯苍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生辰:758―815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猜你喜欢

拟乙巳南郊庆成二首·其一

已醊方诸月底泉,更升爟火桂梢烟。

熉黄幄坐明金炬,太紫虚皇下碧天。

玉路旂常龙十二,绣衣卤簿虎三千。

万人随驾还阊阖,看夺金鸡雪柳边。

(0)

过皂口

赣石三百里,春流十八滩。

路从青壁绝,船到半江寒。

不是春光好,谁供客子看。

犹须一尊渌,并遣百忧宽。

(0)

考试湖南漕司南归值雨

我亦知吾生有涯,长将病骨抵风沙。

天寒短日仍为客,酒暖长亭未是家。

又苦征夫催去去,更甘飞雨故斜斜。

旧闻行路令人老,便恐霜毛一半加。

(0)

出北关门送李舍人使虏

同寮缓辔出承华,又送双星水北涯。

霜外汀洲芦叶晓,雪馀园圃竹梢斜。

只惊睡起犹残月,不觉归时已落霞。

白首鸳行徒索米,故山今日政梅花。

(0)

憩分水岭望乡二首·其二

岭北泉流分外忙,一声一滴断人肠。

浪愁出却庐陵界,未入梅山总故乡。

(0)

题汪季路太丞魏野草堂图二首·其一

汾阴西祀告升平,四海无波镜样清。

乞与幽人好风月,万山里许听泉声。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