泷冈何处表新阡,教铎分持二十年。
官秩貌能高死后,丹青谁解判生前。
虫声唧唧悲朝露,冢木围围锁暮烟。
一代光荣过一代,几人无恨抱终天。
泷冈何处表新阡,教铎分持二十年。
官秩貌能高死后,丹青谁解判生前。
虫声唧唧悲朝露,冢木围围锁暮烟。
一代光荣过一代,几人无恨抱终天。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光为悼念黄良贵郎中父亲而作,通过描绘墓地的凄凉景象和对逝者生前与死后境遇的对比,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感慨。
首联“泷冈何处表新阡,教铎分持二十年”,以“泷冈”象征黄良贵郎中父亲的墓地,点明了地点,同时“新阡”暗示了墓地的新开辟,而“教铎分持二十年”则透露出黄良贵郎中在世时的教育贡献,以及其去世后,人们对他教育事业的怀念与传承。
颔联“官秩貌能高死后,丹青谁解判生前”,将黄良贵郎中生前的官位与威严与死后形成对比,表达了对逝者生前荣耀与死后寂寞的感慨。同时,提出疑问“丹青谁解判生前”,即艺术如何能准确地表现一个人生前的真实面貌,隐含了对黄良贵郎中人格魅力与精神品质的赞美。
颈联“虫声唧唧悲朝露,冢木围围锁暮烟”,通过自然界的声响与景象,如虫鸣、朝露、暮烟,营造了一种哀伤、静谧的氛围,形象地描绘了墓地的凄凉与孤寂,进一步强化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尾联“一代光荣过一代,几人无恨抱终天”,总结了黄良贵郎中一生的辉煌成就及其对后人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在生命的尽头,有多少人能无怨无悔地面对自己的人生。这一句既是对黄良贵郎中一生的评价,也是对所有人的深沉反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墓地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逝者生平的深情回顾,展现了对黄良贵郎中高尚人格与伟大贡献的崇敬与缅怀。
山灵不为红尘扫,仙窦玲珑自天巧。
或开或合谁主张,元气淋漓出蓬岛。
压服坡陀万象高,平铺练带三江绕。
水西接轸到斜阳,勒马回□问迟早。
不见真仙只为仙,犹嫌秃发头颅老。
三生岂必石点头,三晋何□石言好。
行先之后更几人,龙奔虎噬争云扰。
吴山但见楚山高,岂知砥柱千金宝。
山崩雨蚀不知年,各得帡幪各相□。
出门小吏惊且呼,虔州刺史心生恼。
急著归鞭信马蹄,春风犹带兰香草。
烧灯更上郁孤台,吴楚东西春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