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强固之精神,抚边省数年而病,厉忠清之节操,作达官半世而穷,天道杳难知,木坏山颓,苍茫何极;
忆追随于京邸,如一家父子之亲,洎隔睽于关河,有千里音书之寄,师恩无以报,人亡琴在,梦想为劳。
葆强固之精神,抚边省数年而病,厉忠清之节操,作达官半世而穷,天道杳难知,木坏山颓,苍茫何极;
忆追随于京邸,如一家父子之亲,洎隔睽于关河,有千里音书之寄,师恩无以报,人亡琴在,梦想为劳。
此挽联深沉哀婉,表达了对曹鸿勋先生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上联“葆强固之精神,抚边省数年而病,厉忠清之节操,作达官半世而穷”描绘了曹鸿勋先生一生的坚韧与忠诚。他不仅在边疆治理中展现出强大的意志力,克服了多年的病痛,更是在官场中坚守清廉,不畏艰难,直至晚年仍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句不仅赞扬了其个人品质,也体现了对国家与人民的深厚情感。
下联“天道杳难知,木坏山颓,苍茫何极”则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和对逝者离去的无奈。天道难以揣测,世间万物终归消逝,如同树木倒下,高山崩塌,让人感到无限的苍茫与悲凉。这不仅是对曹鸿勋先生逝世的哀悼,也是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反思。
最后,“忆追随于京邸,如一家父子之亲,洎隔睽于关河,有千里音书之寄,师恩无以报,人亡琴在,梦想为劳”则回忆了与曹鸿勋先生共处的美好时光,以及对其师恩的感激与怀念。即使相隔千里,音信难通,但那份深厚的师生情谊却如同琴声般悠扬不绝,令人感念不已。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思念,也体现了对师长教诲的铭记与感恩。
整体而言,此挽联通过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对曹鸿勋先生人格魅力的赞美,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师恩的深深怀念,是一篇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四时一何速,春到物华更。
占岁书晨候,登台望汉京。
地平江树合,风起午潮生。
四海干戈戢,中天日月明。
三阳初启泰,百卉渐敷荣。
极浦归帆远,重檐过鸟轻。
高风师洛社,胜日聚耆英。
倚槛千山小,驱云万里晴。
悬壶思吸海,作赋拟登瀛。
共切忧时念,宁忘恋阙情。
故园长自好,北雁为谁鸣。
世路如蓬转,黄河几度清。
我今称念阿弥陀,真实功德佛名号。
惟愿慈悲垂摄受,證知忏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见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
知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