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好溪山,浩荡旌川游。
题诗汪氏壁,声动桃花洲。
英辞逸无继,尔来三百秋。
汪公亦蕃衍,宗支冠南州。
其间新建居,林泉最清幽。
竹声满道院,山光入书楼。
仙气既飘飘,儒风亦悠悠。
子孙多俊异,词行咸精修。
我来至石壁,赏之不能休。
酣味碧溪水,苦饮黄金瓯。
因羡汪君居,复思汪君投。
遇景清兴发,浩与天云浮。
斐章异绣段,洒翰非银钩。
庶与谪仙诗,千古同风流。
李白好溪山,浩荡旌川游。
题诗汪氏壁,声动桃花洲。
英辞逸无继,尔来三百秋。
汪公亦蕃衍,宗支冠南州。
其间新建居,林泉最清幽。
竹声满道院,山光入书楼。
仙气既飘飘,儒风亦悠悠。
子孙多俊异,词行咸精修。
我来至石壁,赏之不能休。
酣味碧溪水,苦饮黄金瓯。
因羡汪君居,复思汪君投。
遇景清兴发,浩与天云浮。
斐章异绣段,洒翰非银钩。
庶与谪仙诗,千古同风流。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胡瑗所作的《石壁》,诗人以李白为引,表达了对汪氏家族及其居所石壁的赞美和向往。首句“李白好溪山”点出汪氏家族与自然山水的亲近关系,接着描述了汪氏在桃花洲题诗的场景,显示出其文采飞扬。诗人感叹汪氏家族的文脉流传至今已三百年,且家族繁盛,居所环境清幽,竹声山色皆有诗意。
诗中提到的“仙气”与“儒风”交织,体现了汪氏子孙才情出众,诗书传家。诗人自己来到石壁,被美景深深吸引,甚至陶醉于碧溪水和黄金瓯中的饮酒之乐,对汪氏的生活方式表示羡慕。最后,诗人以自己的诗篇与李白相提并论,希望能在文学上与汪氏家族的文风共续千载。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通过描绘汪氏家族的文人雅趣,展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