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幄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
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
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
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
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禁幄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
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
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
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
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贵妇在春日独自享受花光的景象。她悠闲地居于精美装饰的禁幄之中,独自占据着残留的春色。她的美貌不加雕饰,自然流露,展现出她的天真本性。诗人期待着群花凋零之后,一场春风和夜露将会使她容颜焕然一新。
在妖娆的风态中,她对风笑对月妒,却始终牵挂着那位东君(可能指的是心爱之人)。诗中的东城边、南陌上,是她等待和回忆的地方。正值日光照耀,池馆中竞相散步的香轮,让人想起了逝去的美好时光。
绮丽的筵席已经散去,却没人能够继承那逝去的芳香。诗人更渴望明亮的宫殿,更希望几枝花能先到日边,匀匀地铺洒着它们的芬芳。而金尊中的酒已倒尽,蜡烛也拚了一天,不再关心黄昏的来临。
整首诗通过对细腻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无奈,以及她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怀念。
柳稚匀黄,梅娇坠粉,绮栊春暗如雾。
晓镜圆冰,羞见远山眉妩。
计芳信、逝水年华,疏俊侣、画船箫鼓。轻误。
问旧时罗袖,泪痕红杏。棐儿重寻笙谱。
说斗草无心,减兰空赋。燕去尘梁,彊半绣帘香阻。
玉纤冷、怨写琴丝,银烛短、闷敲钗股。迟暮。
又碧云四合,晚阴窗户。
伊人似玉。记黄昏小院,曾伴花宿。
不断生香,写入冰丝,高楼漫倚横竹。
无端抛却家山去,只梦绕、江南江北,有故园、仙鹤飞来,说与藐姑愁独。
难忘清寒唤起,一枝素手折,簪上鬟绿。
薄薄铢衣,短短琴床,冷画两三间屋。
霜笳吹到乡心切,又谱出、相思新曲。
总负它、淡月疏窗,印满碧罗十幅。
忒分明,水西云北,卧游历历能道。
高情已逐沧浪去,画省炉香犹袅。歌复啸。
趁万顷烟波,一叶扁舟棹。红尘扰扰。
算身在鸾坡,心盟鸥渚,名宦几人到。
拿音袖,亲见前贤古貌。同乡同梦同调。
书裙泼墨华亭笔,替写九峰三泖。归去好。
说老我江乡,鲈脍秋风饱。掉头一笑。
看脱却朝衫,携将粉本,打幅遂初稿。
一夜观星堕。步珊珊、碧空飞下,水仙花朵。
名将儒风从来少,况有雏凰亲课。
喜娇小、才偏胜左。
砚匣琉璃随身抱,拂红笺、吟尽书窗火。
九天外,落珠唾。凝妆镇日临池坐。
好清閒,书禅画圣,香名早播。
始信大家声调别,福慧它年谁过。
觉展卷、自惭形涴。
侬是人间伤心者,怕郊寒、岛瘦诗难可。
拈此阙,代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