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露》
《秋露》全文
唐 / 雍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
táng / yōngtáo

báiàiqiūyuèmíngqīnglòuzhōng
hénzhānzhūzhòngdiǎnluòpánkōng

zhúdòngshíjīngniǎoshāhánànchóng
mǎnyuánshēngyǒngjiànshuāngtóng

注释
白露:指秋季清晨的露水,因其温度较高而显得不冷。
秋色:秋天的景色,可能包括落叶、金黄的稻谷等。
清漏: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的水滴代表时间流逝。
痕沾:痕迹沾染。
珠箔:珠帘,用珠子串成的帘子。
重:形容露水之多,显得沉甸甸的。
玉盘:比喻地面或月盘,形容露水落地的景象。
空:空寂,形容夜晚的宁静。
竹动:竹子随风摇动。
莎寒:莎草在寒冷中。
滴虫:可能是夜间活动的小虫。
永夜:漫长的黑夜。
霜同:与霜冻结为一体,形容深秋的寒冷。
翻译
白露温暖了秋天的色彩,明亮的月光洒在深夜的漏壶中。
露水打湿了珠帘,显得格外沉重,落在玉盘般的地面,空寂无声。
竹林摇曳惊动了栖息的鸟儿,莎草间的寒气让小虫发出低鸣。
整个花园沉浸在无尽的长夜里,仿佛正逐渐与霜冻融为一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夜晚景象。开篇"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两句,通过对露水与秋夜月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暧"字用得甚好,既形容了秋天温度的转换,也为后文的深夜寒凉埋下伏笔。

接下来的"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两句,则是对露水滴落的情景进行细腻刻画。"痕沾"一词形容露水在物体上的凝结,而"珠箔"则将这些露珠比作珍贵的珠宝,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之情。"点落玉盘空"更是将露滴在空旷的玉盘上形成的清脆声音描绘得淋漓尽致。

中间的"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两句,通过竹叶轻摇惊起的小鸟,以及草丛间隐约传来的虫鸣声,渲染出夜晚的寂静与生灵的微小活动。这里的"时"字和"暗"字,用得恰到好处,增添了诗意的层次感。

结尾的"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两句,则是对整体景象的总结及深化。"满园生永夜"表达了时间的静止和空间的广阔,而"渐欲与霜同"则预示着秋意渐浓,露水即将凝固成为霜花,这里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一种季节变迁、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语言精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寂寞的秋夜之中。

作者介绍

雍陶
朝代:唐   字:国钧   籍贯:成都   生辰:约789~873以前

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猜你喜欢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其十六

突出一清枝,孤村雪拥篱。

韵无凡眼识,香有自心知。

不是神仙骨,何缘冰玉姿。

看看金鼎实,此味几人思。

(0)

对梅·其一

老年不著梅花眼,得见梅花子细看。

我不似梅梅似我,风流心事一般般。

(0)

夜闻刘宫苑舟中琵琶诗

系舟江岸两相闻,弦索嘈嘈恍未分。

不得长安水边见,却于湓浦夜深闻。

穷愁似影长随我,乐事如年不负君。

会意檀槽求一醉,世间荣辱任纷纷。

(0)

佚老堂为陶敏宣德题

未老刚称老,言休即便休。

浔阳真有后,彭泽善贻谋。

隐几悲残漏,回头见急流。

便须移醉石,偃卧北窗幽。

(0)

静室偶书

贫有清风明月,富无红粉膏脂。

子午凤朝元始,去来雷电相随。

(0)

晨钟动雷池望日

浮气列下陈,天净澄秋容。

朝暾何处升,彷佛认微红。

须臾眩众采,阊阖开九重。

金钲忽涌出,晃荡浮双瞳。

乾坤豁呈露,群物光芒中。

谁知雷池景,乃与日观同。

徒倾葵藿心,再拜御晓风。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