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野人多野思,并村随处意閒閒。
赤城观里折丹桂,宝塔寺前迎晚山。
隔水归樵分路散,冲岚飞鸟认林还。
秪言十里街头近,不计黄昏便掩关。
自笑野人多野思,并村随处意閒閒。
赤城观里折丹桂,宝塔寺前迎晚山。
隔水归樵分路散,冲岚飞鸟认林还。
秪言十里街头近,不计黄昏便掩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清江赤城观到宝塔寺的暮归途中所见之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自笑野人多野思”,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向往。接着,“并村随处意閒閒”一句,展现了诗人沿途闲适自在的心情,无论是经过村庄还是漫步于田野,都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赤城观里折丹桂,宝塔寺前迎晚山”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巧妙结合,赤城观中的丹桂与宝塔寺前的晚山,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景色以诗意。丹桂象征着高洁与美好,晚山则寓意着宁静与祥和,两者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隔水归樵分路散,冲岚飞鸟认林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隔水而行的归樵,各自沿着不同的小径返回家中,而冲破云雾的飞鸟,似乎也在寻找着自己的栖息之地。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秪言十里街头近,不计黄昏便掩关”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归家的渴望。尽管路程并不遥远,但当黄昏降临,诗人却迫不及待地想要关闭门户,结束一天的旅程,回归温馨的家。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家的眷恋,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真谛的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两脚那解上金銮,两手只合把钓竿。
比身管乐儿时态,已翻九河洗我肝。
范生来自浣花里,眼中之人定谁贵。
百鍊未必贤绕指,贵人正要老于事。
斜风细雨又春休,落花啼鸟总春愁。
试问谈间立封侯,何如百钱挂杖头。
嘉林市中尘一丈,嘉林寺后竹千竿。
先君授徒竹窗底,我初识君俱少年。
同师同舍同笔砚,火冷灯青飞雪片。
春风一夜吹林花,南北飘零各星散。
我今头白苦思归,羡君山园芋栗肥。
为君题作小锦里,君应一笑巾堕几。
小轿欹还正,荒蹊细又纡。
危峰上金镜,远草乱琼珠。
雾外钟声近,花梢殿脊孤。
老僧知我冷,展席傍红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