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由清江赤城观至宝塔寺暮归樟镇》
《由清江赤城观至宝塔寺暮归樟镇》全文
元 / 何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自笑野人多野思,并村随处意閒閒。

赤城观里折丹桂,宝塔寺前迎晚山。

隔水归樵分路散,冲岚飞鸟认林还。

秪言十里街头近,不计黄昏便掩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清江赤城观到宝塔寺的暮归途中所见之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自笑野人多野思”,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向往。接着,“并村随处意閒閒”一句,展现了诗人沿途闲适自在的心情,无论是经过村庄还是漫步于田野,都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赤城观里折丹桂,宝塔寺前迎晚山”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巧妙结合,赤城观中的丹桂与宝塔寺前的晚山,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景色以诗意。丹桂象征着高洁与美好,晚山则寓意着宁静与祥和,两者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隔水归樵分路散,冲岚飞鸟认林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隔水而行的归樵,各自沿着不同的小径返回家中,而冲破云雾的飞鸟,似乎也在寻找着自己的栖息之地。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秪言十里街头近,不计黄昏便掩关”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归家的渴望。尽管路程并不遥远,但当黄昏降临,诗人却迫不及待地想要关闭门户,结束一天的旅程,回归温馨的家。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家的眷恋,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真谛的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何中
朝代:元

(1265—1332)元抚州乐安人,字太虚,一字养正。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学弘深该博。文宗至顺间,应行省之请,讲授于龙兴路东湖、宗濂二书院。有《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知非堂稿》。
猜你喜欢

沽酒频留客,围棋不计功。

(0)

齿痛戏成三首·其一

齿应宜脱落,鬓已旧苍浪。

肉食定无分,茹蔬犹见妨。

动疑难再稳,痛似忽微长。

舌在吾何患,休看肘后方。

(0)

赠蜀中相士范思齐往全州见万先之教授

两脚那解上金銮,两手只合把钓竿。

比身管乐儿时态,已翻九河洗我肝。

范生来自浣花里,眼中之人定谁贵。

百鍊未必贤绕指,贵人正要老于事。

斜风细雨又春休,落花啼鸟总春愁。

试问谈间立封侯,何如百钱挂杖头。

(0)

寄题刘成功锦里

嘉林市中尘一丈,嘉林寺后竹千竿。

先君授徒竹窗底,我初识君俱少年。

同师同舍同笔砚,火冷灯青飞雪片。

春风一夜吹林花,南北飘零各星散。

我今头白苦思归,羡君山园芋栗肥。

为君题作小锦里,君应一笑巾堕几。

(0)

清晓趋郡早炊幽居延福寺

小轿欹还正,荒蹊细又纡。

危峰上金镜,远草乱琼珠。

雾外钟声近,花梢殿脊孤。

老僧知我冷,展席傍红炉。

(0)

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其二

尘涨街头不识泥,朝来也解滑霜蹄。

两公玉句惊风雨,把玩都忘日脚西。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