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杨次公春兰》
《题杨次公春兰》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ggōngchūnlán
sòng / shì

chūnlánměiréncǎixiūxiàn

shíwénfēngxiāngpéngàishēnjiàn

dānqīngxiězhēnsāochuán

duìzhīlíngjūnguānpèigǎnyàn

注释
春兰:春天的兰花。
美人:美丽的女子。
羞:感到羞涩。
自献:自我奉献。
风露香:清新的风露香气。
蓬艾:蓬蒿艾草。
深不见:难以寻觅。
丹青:绘画(丹青是中国画的两种颜色,这里代指绘画艺术)。
写真色:描绘真实的色彩。
《离骚传》:屈原的名作《离骚》。
灵均:屈原的别称。
冠佩:穿戴整齐。
不敢燕:不敢随意。
翻译
春天的兰花像美丽的女子,即使不被采摘也自感羞涩而献出芬芳。
时常能闻到清新的风露香气,但深藏在蓬蒿艾草中难以寻觅。
想要用丹青描绘她的真色彩,来丰富《离骚》这部传世之作。
面对她如同遇见屈原,我连穿戴整齐都不敢随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题杨次公春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不需强求即可自自然流露的赞赏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淡远。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两句,通过将春兰比作美丽的女子,用以形容其天然无需勉强就能散发迷人的魅力,这里的“羞”字,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柔情。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写出了诗人偶尔听闻春兰的清香,但又因为其生长在蓬艾之中,不易被发现,这两句描绘出一种微妙的情境,既有感官上的享受,也有对隐逸美好的赞扬。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则是诗人表达了对春兰之美的高度评价,以至于想要用最真挚的颜料去描绘它,并将其与古代名篇《离骚传》相提并论,显示出诗人对这种自然美景的深刻欣赏。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最后两句,诗人以自谦的口吻,将自己比作才华横溢的屈原(又称灵均),但即便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文学前辈,也不敢在春兰面前炫耀自己的文采和功业。

整首诗通过对春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文化传承以及个人谦逊态度的一种深刻体认。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癸巳元日

屠苏酒暖破朝寒,旧写桃符忍再看。

太史未颁周正朔,遗民思睹汉衣冠。

天边星斗孤槎远,雪后江山万木残。

再拜中庭宾旭日,共瞻霁色散云端。

(0)

峡江道中

去乡已百里,避地何时转。

历历墟里殊,稍稍语音变。

妖狐似鬼啼,落日人烟远。

遥睇层峰高,平地是交战。

流水为谁哀,呜咽相迎饯。

(0)

垂杞

花陨西风蜀锦香,珊瑚蜜贯翠丝长。

茂陵秋冷牂牁梦,肯信馀芳落海乡。

(0)

武林感怀四绝句用马易之韵柬佑圣观王景周呈王素岩·其二

风抟万鹤下瑶台,九市无人夜拨灰。

可惜西湖歌舞地,春深触处长蒿莱。

(0)

奉酬陈子善见柬韵并上王良与

独上危楼百尺强,白沙翠竹迥相望。

西江返照连虹影,南镇残山入雁行。

薄暮杖藜诗兴阔,深秋池馆酒尊香。

客边清致凭谁遣,赖有王家玉雪郎。

(0)

九日与吴君同舟过越

延陵有客上蓬莱,九日相逢畅好怀。

赖有舟中尊酒在,不知篱下菊花开。

利名异业同奔走,山水无情任往回。

解得渊明千古意,不谋升斗盍归来。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