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这首宋词《临江仙·惠州改前韵》是苏轼在贬谪惠州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美景中蕴含的淡淡哀愁。首句“九十日春都过了”,点明春天已逝,时光匆匆;“贪忙何处追游”则暗示了诗人对过去无暇欣赏春光的遗憾。
“三分春色一分愁”进一步描绘了春景与内心的交织,三分春色的美好与一分愁绪相映成趣。接下来的“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毬”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春雨打落榆荚、风吹散柳絮的场景,寓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我与使君皆白首,休誇少年风流”直抒胸臆,诗人与朋友年华老去,感叹青春不再,告诫自己不必再追忆往昔的风流岁月。最后一句“佳人斜倚合江楼,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以佳人的形象收尾,借她倚窗远眺,水光山色映照出她眼中的哀愁,增添了画面的凄美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春景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惋惜,又有对当下生活的体悟,展现了苏轼深沉而内敛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