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临江仙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0)
注释
九十日春:农历正月至三月。
榆荚:榆树果实,初春时先于叶生,状似钱而小,暮春时飘落。
此句指雨打榆荚零落。
柳花球:柳絮染尘成球。
此句指风吹絮球翻滚。
使君:惠州知州詹范。
合江楼:作者初至惠州时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
翻译
春天过去了,一直忙忙碌碌,如今再想寻春,也不可能了。纵然还有三分春色,那一分惆怅也无法免去。雨打榆荚零落,柳絮染尘成球,被风吹得到处翻滚。
我和知州您都是白发老人了,再不要说以前的年少风流往事了。美丽的歌女斜靠在合江楼边。水光清凉,山色美丽,总是让人情不自禁为之感叹。
鉴赏

这首宋词《临江仙·惠州改前韵》是苏轼在贬谪惠州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美景中蕴含的淡淡哀愁。首句“九十日春都过了”,点明春天已逝,时光匆匆;“贪忙何处追游”则暗示了诗人对过去无暇欣赏春光的遗憾。

“三分春色一分愁”进一步描绘了春景与内心的交织,三分春色的美好与一分愁绪相映成趣。接下来的“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毬”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春雨打落榆荚、风吹散柳絮的场景,寓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我与使君皆白首,休誇少年风流”直抒胸臆,诗人与朋友年华老去,感叹青春不再,告诫自己不必再追忆往昔的风流岁月。最后一句“佳人斜倚合江楼,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以佳人的形象收尾,借她倚窗远眺,水光山色映照出她眼中的哀愁,增添了画面的凄美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春景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惋惜,又有对当下生活的体悟,展现了苏轼深沉而内敛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别惟寅入燕四绝·其一

星散交游二十年,两人相对白门前。

西风无赖长干柳,吹送千条上别筵。

(0)

富贵曲十二首·其三

腻玉搓成素颈,松云绾就乌丝。

乍夜灵光赋就,人人高唱新词。

(0)

再送左辖吴公十绝句·其九

楼船济汾河,中流渺云雾。

耐可鲜荔枝,不到桑乾渡。

(0)

送祥光还白门四首·其一

为爱三山色,金焦问法幢。

一酌中泠水,浮杯夜渡江。

(0)

出郭望西山诸寺二首·其一

柳色带平湖,桃花拂钓舻。

斜阳下南垞,一片辋川图。

(0)

夏日集古堂阅宋元诸名流画题十绝句·其五

醉吟绿蓑底,孤舟系渔梁。

不知沙头水,夜添三尺强。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