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晓趋郡早炊幽居延福寺》
《清晓趋郡早炊幽居延福寺》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小轿欹还正,荒蹊细又纡。

危峰上金镜,远草乱琼珠。

雾外钟声近,花梢殿脊孤。

老僧知我冷,展席傍红炉。

(0)
注释
小轿:形容轻便的小轿。
欹:倾斜。
正:扶正。
荒蹊:荒凉的小路。
细:狭窄。
纡:弯曲。
危峰:陡峭的山峰。
金镜:比喻明亮的阳光或月光。
琼珠:比喻雪或露珠,这里形容草上的露水。
雾外:雾气之外。
钟声:寺庙中的钟声。
殿脊:屋檐的脊部,代指寺庙建筑。
孤:孤单。
老僧:年老的僧人。
展席:展开席子。
红炉:红色的火炉,可能指烧木炭的火炉。
翻译
小轿歪斜后又正,荒径曲折又细长。
高峻山峰顶挂着金色的镜子,远方草地散落如乱串的玉珠。
钟声从雾中传来越来越清晰,花朵点缀的屋檐显得孤独。
老僧知道我寒冷,铺开席子靠近红炉取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村清晨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与老僧共度时光的情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孤独生活的意境。诗中运用了鲜明的画面和生动的比喻,如“小轿欹还正”、“荒蹊细又纡”,形象地展现出山间道路的曲折与幽深。"危峰上金镜"则是对高处映日之景的夸张描写,增添了一份雄伟和神秘感。

诗人通过“雾外钟声近”、“花梢殿脊孤”,传达出寺庙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宁静氛围,同时也表露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孤独。最后两句,“老僧知我冷,展席傍红炉”,则是对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一种写照,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内在的情感体验。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不失丰富,意境悠长而又不乏生动,是一篇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张汤治狱皆穷根本上欲释严助伍被汤曰弗诛后不可治巧排大臣益见尊任后以怀诈面欺上使使簿责汤汤为书谢遂自杀

最是慈祥日,为臣惨刻闻。

弯弓屠善类,刺骨见深文。

流毒嗟苛吏,伤恩负此君。

不知惭簿责,一死尚何云。

(0)

题牧隐二首·其二

钟鼎山林志则均,未须牧隐卧漳滨。

要令天下归吾牧,莫为牛羊遽绝人。

(0)

耕乐诗四首·其三

一片灵明自有田,当仁那肯逊儒先。

归来不说溪山好,只说癯仙气浩然。

(0)

浣溪沙·其三

一夕高唐梦里狂。云情雨意两茫茫。

袖间依约去年香。

乳燕鸣鸠闲院落,垂杨芳草小池塘。

墙梢冉冉又斜阳。

(0)

寄远人

秋气日凄清,秋衣纫未成。

在家犹不乐,行路若为情。

几处好山色,暮天群雁声。

分明相忆梦,夜夜出江城。

(0)

送赵紫芝为江东从事

非惟篇翰奇,吏道更深知。

山水六朝地,登临三考时。

泥沙多旧物,风日少全碑。

正属黄花发,愁闻有别离。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