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草风来俱掩冉,惊红骇绿斗年芳。
崇兰秀发北窗下,燕坐时闻自在香。
众草风来俱掩冉,惊红骇绿斗年芳。
崇兰秀发北窗下,燕坐时闻自在香。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宁静。首句“众草风来俱掩冉”,以风中摇曳的众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轻柔而动态的画面感,暗示着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接着,“惊红骇绿斗年芳”一句,通过“惊红”和“骇绿”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万物竞放的生机勃勃之景,仿佛各种色彩在争艳斗丽,充满了活力与希望。
“崇兰秀发北窗下,燕坐时闻自在香”则将视角转向室内,以“崇兰”(高雅的兰花)的生长作为隐喻,象征着高洁与清幽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北窗下”不仅指出了具体的位置,也暗含了对静谧与避世生活的向往。“燕坐”一词,既表达了诗人闲适自得的状态,又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最后一句“时闻自在香”,不仅描绘了兰花散发的香气,更体现了诗人对这种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深深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人生哲思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年年南涧滨,力尽志犹存。
雨雪朝耕苦,桑麻岁计贫。
战添丁壮役,老忆太平春。
见说经荒后,田园半属人。
一曲狂歌酒百分,蛾眉画出月争新。
将军醉罢无馀事,乱把花枝折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