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十》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十》全文
唐 / 高适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茫茫浊河注,怀古临河滨。

禹功本豁达,汉迹方因循。

坎德昔滂沱,冯夷胡不仁。

激潏陵堤防,东郡多悲辛。

天子忽惊悼,从官皆负薪。

畚筑岂无谋,祈祷如有神。

宣房今安在,高岸空嶙峋。

(0)
翻译
浑浊的黄河水滚滚而来,我怀古之情站在河边。
大禹的功绩原本开阔宏大,汉朝的遗迹才刚刚遵循他的足迹。
昔日洪水滔滔,河神冯夷为何如此无情。
洪水汹涌冲毁堤坝,东郡的人们饱受苦难。
天子突然震惊哀痛,随从官员们都背柴救援。
难道没有筑堤的良策?祈祷神明是否真的灵验。
宣房工程如今何处?只剩高高的河岸孤独嶙峋。
注释
怀古:怀念古代的事迹或人物。
禹功:大禹治水的功劳。
汉迹:汉代的遗迹。
冯夷:传说中的河神。
陵堤防:冲毁堤防。
东郡:古代的一个地区,位于黄河下游。
负薪:背柴火,象征尽力救援。
畚筑:用箕畚筑堤的工程措施。
宣房:古代水利工程名,用于防洪。
嶙峋:形容山石突兀,此处指河岸残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浊河岸边,回忆古人的情景。禹王治水的功绩被赞扬,而汉朝的遗迹还在延续。诗中提到的坎德、滂沱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洪水或治水的故事;冯夷和胡不仁则可能象征着古代的暴君或恶人的统治。东郡人民生活悲辛,天子忽然感到惊恐与哀悼,从官们都背负着柴薪,这里可能隐喻着朝廷的忧虑和百姓的艰难。

诗人质疑筑堤防洪是否有无穷尽的计谋,并表达了对神灵祈祷的无奈。最后,宣房(可能指某个建筑或地方)现在安然无恙,而高岸则显得空旷而崎岖。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治水英雄和暴君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生活困顿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民苦难以及自然力量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高适

高适
朝代:唐   字:达夫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生辰:704—765年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为俞生初诞子作二首·其一

海日当长至,门弧应瑞开。

凤雏宁世出,龙种自天才。

窦苑方称桂,王家旧植槐。

登筵多玉果,任醉酒千杯。

(0)

车一中明府报绩寄赠二首·其一

昔年三辅地,挥麈共谈天。

一别风尘隔,相怀道路偏。

握符分海甸,应宿耀星缠。

喜尔书劳最,堪追汉吏贤。

(0)

读陶集有感

彭泽归能早,柴桑遁亦嘉。

一官辞簿领,五柳傍烟霞。

守寂全天性,栖真谢物华。潇然尘?外,得句转堪誇。

(0)

答陈生子东

风尘淹作宦,朋旧几登仙。

远是匡衡牒,先谁祖逖鞭。

羊肠惊尚怯,豹尾望空悬。

奏课知无补,深惭汉吏贤。

(0)

再报满六首·其五

偶捧除书下,言遵北海东。

邯郸失学步,书社讶论功。

鸿羽哀中泽,萱花悴晚风。

孝慈双陨泪,归路逐飘蓬。

(0)

元夕舟中二首·其一

今夕是何夕,扁舟伴鹤汀。

推篷一月白,弭棹数峰青。

深夜惟渔火,孤尊自客星。

不愁更漏永,此地隔尘扃。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