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之山高插天,晴岚暖翠纷满前。
白云梵宇久寂寞,范公祠堂犹俨然。
山畔一峰名卓笔,半露棱层苍石骨。
天教秀色壮东吴,高出群山表奇特。
我时放舟山下过,为寻古迹攀云萝。
试从绝顶一眺望,诸山满眼青如螺。
最爱范家坟墓好,石马石羊藏碧草。
平生喜读义田碑,此日登临豁怀抱。
天平之山高插天,晴岚暖翠纷满前。
白云梵宇久寂寞,范公祠堂犹俨然。
山畔一峰名卓笔,半露棱层苍石骨。
天教秀色壮东吴,高出群山表奇特。
我时放舟山下过,为寻古迹攀云萝。
试从绝顶一眺望,诸山满眼青如螺。
最爱范家坟墓好,石马石羊藏碧草。
平生喜读义田碑,此日登临豁怀抱。
这首明代诗人陈琏所作的《天平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平山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诗中首先描绘了天平山的巍峨与自然之美:“天平之山高插天,晴岚暖翠纷满前。”山势直插云霄,晴空中的雾气与温暖的翠绿交织,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山中的古迹:“白云梵宇久寂寞,范公祠堂犹俨然。”在白云缭绕的山间,古老的寺庙与范仲淹的祠堂静默地矗立着,透露出历史的庄严与宁静。诗人特别提到了“范公”,即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他的事迹与精神在此得到了颂扬。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亲自探访天平山,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我时放舟山下过,为寻古迹攀云萝。试从绝顶一眺望,诸山满眼青如螺。”他沿着云雾缭绕的山路攀登至山顶,俯瞰四周,只见群山环绕,绿意盎然,如同螺蛳般排列,美不胜收。
最后,诗人深情地表达了对范仲淹墓地的喜爱:“最爱范家坟墓好,石马石羊藏碧草。平生喜读义田碑,此日登临豁怀抱。”范仲淹墓地周围绿草茵茵,石马石羊守护其旁,诗人不仅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更敬仰范仲淹的高尚品德与功绩,此次登山让他心情舒畅,感慨万千。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天平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