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矜壮志,垂老竟无成。
身病疑增骨,人逢但识声。
买山今已遂,种菊晚初荣。
自达穷通理,何劳问许生。
少年矜壮志,垂老竟无成。
身病疑增骨,人逢但识声。
买山今已遂,种菊晚初荣。
自达穷通理,何劳问许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的《与日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和对命运的感慨。
首联“少年矜壮志,垂老竟无成。”描绘了诗人从年轻时满怀壮志豪情,到年岁渐长,却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壮志未酬,令人唏嘘。
颔联“身病疑增骨,人逢但识声。”进一步揭示了诗人身体的病痛似乎使他更加坚强,而与人的交往中,只能听到他的声音,暗示了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可能并不显著。
颈联“买山今已遂,种菊晚初荣。”转而描述了诗人晚年的一种生活状态,他实现了购买山林的愿望,晚年在山中种植菊花,菊花开始绽放,象征着一种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尾联“自达穷通理,何劳问许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穷困与通达的理解,认为没有必要再向他人寻求答案,他已经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其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以及在晚年寻求内心平静与满足的过程,体现了深沉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