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莺燕群,层霄足骞举。
江南春色佳,罗绮丛中语。
一旦秋风高,吹入塞云去。
间关徒好音,穷途竟谁诉。
何不赋归来,雌雄乐相哺。
白头共迟栖,守此岁寒暮。
不入莺燕群,层霄足骞举。
江南春色佳,罗绮丛中语。
一旦秋风高,吹入塞云去。
间关徒好音,穷途竟谁诉。
何不赋归来,雌雄乐相哺。
白头共迟栖,守此岁寒暮。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白头鹰的形象与心境,通过对比春夏秋冬的不同环境,展现了其孤独而坚韧的生命状态。
首句“不入莺燕群,层霄足骞举”,以白头鹰自喻,它不愿与莺燕等鸟类同处,而是选择在高远的天空翱翔,表达了其独立自由的性格。接着,“江南春色佳,罗绮丛中语”描绘了春天江南的美景,但白头鹰并未融入其中,暗示其内心的孤独。
“一旦秋风高,吹入塞云去”转而描述秋天的景象,白头鹰随着季节变化,飞向更广阔的天空,象征着其追求自由的决心。然而,“间关徒好音,穷途竟谁诉”则揭示了即使在广阔的天地间,白头鹰也感到孤独和无助,无人倾听其心声。
最后,“何不赋归来,雌雄乐相哺。白头共迟栖,守此岁寒暮”表达了对回归家庭、与伴侣共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年老时能相互扶持、度过寒冷岁月的期待。整首诗通过白头鹰的形象,反映了生命中的孤独与渴望,以及对和谐家庭生活的向往。
知己不易得,相知贵知心。
我行遍四方,公独知我深。
公如千丈松,凛凛有直气。
我如松下草,亦有傲霜意。
公分刺史符,朅来淮上州。
而我倦游者,振衣从公游。
花月醉管弦,江山随杖履。
激水湔穷愁,逢人赏佳句。
政成公入觐,酒尽客语离。
叠鼓催发船,不顾邦人悲。
邦人勿深悲,宣室定前席。
公必念尔民,还陈治安策。
吾君自神圣,事君公不欺。
祝公但加餐,慰此邦人思。
出处殊途会面难,君留湖上我江干。
黄花三度不同醉,白发数茎尤寡欢。
鹗立寥寥天地大,鸿飞漠漠水云寒。
登高时节还相忆,朝露谁怜坠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