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孙梦宫》
《送孙梦宫》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大帝开江左,无锥与远孙。

自言埋战地,也胜活侯门。

短褐边风紧,孤舟海浪翻。

知他三尺剑,携去报谁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ūnmènggōng
sòng / liúzhuāng

kāijiāngzuǒzhuīyuǎnsūn

yánmáizhànshènghuóhóumén

duǎnbiānfēngjǐnzhōuhǎilàngfān

zhīsānchǐjiànxiébàoshuíēn

注释
大帝:指代伟大的帝王。
江左:江东地区,古代中国的地理概念。
无锥:没有留下财产。
远孙:远方的后代。
自言:他自己说。
埋战地:指死后葬在战场。
活侯门:生活在有权势的家庭。
短褐:简陋的衣服。
边风紧:边境的寒风强烈。
孤舟:独自一人的小船。
三尺剑:泛指武器,古代剑的长度约为三尺。
携去:带着去。
报谁恩:报答谁的恩情。
翻译
伟大的帝王开创了江东时代,没有留下财富给远方的子孙。
他自己说,即使埋葬在战场的土地上,也比生活在权贵之家更有价值。
穿着简陋的衣物,在边境的寒风中,他的小船被海浪翻涌。
人们知道他那三尺长剑,是为了报答谁的恩情而准备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送孙梦宫》。从诗中可以看出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深厚的情谊。

“大帝开江左,无锥与远孙。”这里的大帝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大禹,他在治理洪水时开辟了江河。无锥可能是指没有刻意修饰的自然景观,或者比喻诗人和友人的关系亲密而无需多言。远孙则可能是朋友的姓氏或别称,也可能是对朋友的一种敬称。

“自言埋战地, 也胜活侯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自己虽然身处战乱之地,但内心坚强,甚至比那些贵为侯爵却生活于和平年代的人更为出色。这里的“也胜”是对自己的肯定,也反映出了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

“短褐边风紧,孤舟海浪翻。”短褐可能是指简朴的衣着,而“边风”则暗示了边塞之地的艰苦和严寒。孤舟在海浪中摇摆,不仅形象了朋友即将踏上旅途的景象,也寓意了人生旅途中的坎坷与挑战。

“知他三尺剑,携去报谁恩。”这里的“三尺剑”可能是指朋友所持之物,它既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比喻,代表着朋友的才干或信念。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感和对其未来的期许,希望朋友能够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为那些给予过自己恩惠的人证明自己的价值。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古代士人之间的情谊深厚,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白伯伦仪部移居夜阶助甫司封访之席上赋得卜居赤甲迁居新两见巫山楚水春十四韵·其九

美人隔江干,咫尺不相见。

终日望秋鸿,忽已来春燕。

(0)

出关二首·其二

并骑出都门,扬鞭一相语。

杨柳遍春山,应从何处去。

(0)

东皋隐居为子与尊人赋

避世亦何甚,空山一钓台。

幽人瑶瑟至,稚子石门开。

白发照秋水,青天落夜杯。

近云常五色,或恐汉麻来。

(0)

德甫明卿元美肖甫夜过时肖甫将有使命矣得来字

借问此何夕,秋高冀北台。

浮云万里去,明月几时来。

莫惜黄金尽,其如绿发摧。

相逢不成醉,鼓角道途哀。

(0)

哭梁公实十首·其九

汉省空题柱,文园早闭关。

生难看白发,死岂负青山。

天柱浮云色,茫茫去不还。

肯思黄石侣,万一到人间。

(0)

夜集怀茂秦二首·其二

听雨诗仍在,开尊事已遥。

以予愁剑佩,叹尔得渔樵。

兹意浮生失,何时客泪消。

淮南行结隐,不待楚词招。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