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逾弱水北,夕憩钟山顶。
颛顼清玄宫,禺强扫幽境。
烛龙发神曜,阴野弥焕炳。
导达三气和,驱除六天静。
玉楼互相晖,烟客何秀颖。
一举流霞津,千年在俄倾。
朝逾弱水北,夕憩钟山顶。
颛顼清玄宫,禺强扫幽境。
烛龙发神曜,阴野弥焕炳。
导达三气和,驱除六天静。
玉楼互相晖,烟客何秀颖。
一举流霞津,千年在俄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筠的《游仙二十四首》中的第十九首,表达了诗人登山游历、寻访仙境的情景。诗中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
从“朝逾弱水北,夕憩钟山顶”可以看出诗人的旅程,从早晨开始,一直到晚上都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里的“弱水”和“钟山”都是古代神话中的地名,象征着通往仙境的道路。
“颛顼清玄宫”指的是太极之所,传说中黄帝的居所,而“禺强扫幽境”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深处探索的决心和力量。这里的“颛顼”是古代神话中的创世之神,通常象征着宇宙的起源。
接下来的“烛龙发神曜,阴野弥焕炳”描绘了一幅仙境中光彩夺目的景象,其中“烛龙”常被用来比喻仙人乘坐的瑞兽,“神曜”则是超自然之美,而“阴野弥焕炳”形容的是仙境中的土地充满了神秘而柔和的光泽。
“导达三气和,驱除六天静”表明诗人在游历过程中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契合和平衡,其中“三气”指的是宇宙间的阴、阳、风三气,而“六天”则可能是对自然界某些方面的象征性称呼。
最后,“玉楼互相晖,烟客何秀颖。一举流霞津,千年在俄倾”中,“玉楼”指的是仙境中的宫阙,这里描绘了仙境之间光彩交辉的美好景象。诗人自称“烟客”,意为游走于尘世与仙界之间的人,而“一举流霞津,千年在俄倾”则表现了诗人对时间和空间超脱的向往,以及对永恒之境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神话中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对于仙界的无限憧憬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
甚宠无如使牡行,曾同万里听秋声。
黄金台下嘶宛马,木叶山前度汉旌。
才到关南逢雁尽,重来海上见波平。
故人临月应相望,一夕寒光特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