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匏不系,闻尔遂跻攀。
杖屦麻源上,风云阁皂间。
兴公传丽赋,康乐爱名山。
莫似登缑氏,空能七日还。
一身匏不系,闻尔遂跻攀。
杖屦麻源上,风云阁皂间。
兴公传丽赋,康乐爱名山。
莫似登缑氏,空能七日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答豫草五宗侯五首(其二)答贞吉》。诗中以问答的形式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登高远望、探寻自然美景的赞赏与鼓励。
首句“一身匏不系”,以匏(葫芦)喻指自己,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立于世、不受拘束的生活状态。接下来,“闻尔遂跻攀”则转而赞美友人豫草五宗侯的行动,表现了他勇于攀登、探索未知的精神。
“杖屦麻源上,风云阁皂间”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友人在自然中的行踪。麻源,可能是指某处山林或溪流,而“风云阁皂间”则暗示了友人在云雾缭绕、景色壮美的环境中行走,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兴公传丽赋,康乐爱名山”两句,运用典故,将友人的行为与古代文人雅士的行为相联系,表达了对友人追求美好事物、热爱自然的钦佩之情。“兴公”和“康乐”分别指的是东汉文学家张衡和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他们都是以诗文著称、热爱山水的代表人物。
最后,“莫似登缑氏,空能七日还”两句,以缑氏山为例,提醒友人不要像古代传说中的王子登上缑氏山后只能停留七日一样,表达了希望友人能够尽情享受自然之美的愿望,同时也暗含着对友人追求自由、超越世俗束缚的肯定和支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行为的赞美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由、美好的向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野店残冬。绿酒春浓。念如今,此意谁同。溪光不尽,山翠无穷。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
篮舆乘兴,薄暮疏钟。望孤村,斜日匆匆。夜窗雪阵,晓枕云峰。便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